高管年薪应该是50万还是一块钱

市场营销系列:是50万还是一块钱

谢田

人气 3

高管薪酬的问题﹐在经济好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争议就更大了。管理学研究的文献中﹐高管薪酬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按说影星﹑歌星﹑球星的薪酬也很高﹐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但争议就不是那么大﹔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大概是因为要对董事会﹑股东负责的原因吧﹐常常成为公众和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与薪酬问题相伴随的﹐还有高管的豪宅﹑飞机﹑和游艇。数年前﹐世界通讯公司(WorldCom)因为涉及四十亿美元的财务分类错乱﹐其总财务长被公司解雇。但即使在被解雇之后﹐这家伙仍然在继续建造他在佛罗里达的湖边豪宅。该房产占地四英亩﹐当时已经三分之二完工。世通垮台之后﹐许多损失了钱财的人们都赶到公司高管的宅邸前﹐或者抗议﹐或者好奇的观望。

不过说老实话﹐这家伙也有难处﹐房子不建完又能怎么办呢﹖银行的贷款﹑先期的投资已经进去了﹐盖好了﹐即使以后不能住﹐也可以卖掉﹔而盖不完﹐落个烂尾工程﹐就更难办了。

薪酬问题的复杂﹐涉及到报酬的公平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似乎永远难以真正的平衡。现实生活中﹐有人挣钱多﹐有人挣钱少﹐有人轻轻松松挣钱多﹐有人拼命工作也挣不了多少。想开了的人﹐挣多少钱都活得愉快﹔想不开的人﹐挣多少钱都活得很累。

最近﹐美国律师行业不景气﹐一百多家律师楼要求今年毕业的法学院学生延缓开始工作。纽约一些公司在发出聘书后﹐发现人事冻结了﹐但公司又不希望那些好不容易挖到的人才被竞争对手拿去。一些律师事务所干脆给这些人发补助金﹐要他们处于待命的状态﹐准备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后再为公司效力。

令人吃惊的是﹐这个不用干活﹑白拿的“补助金”﹐居然高达八万美金一年﹐是美国平均工资水准的两倍﹗怪不得拿到这些“补助金”的学生都乐此不疲﹑欣然领受了呢。当然了﹐一旦这些学生真正开始当律师新鲜人﹐工资会有十六万美元。

不久前﹐奥巴马总统要求接受联邦政府贷款资助的金融机构﹐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坦率的讲﹐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也不是非常的高明。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这些银行家宁肯拿每年一美元的年薪﹐恐怕也不愿拿每年50万美元。“要一个人无偿的去做一件事﹐可能比花钱雇用他来做﹐要更有说服力。”

有次一个小朋友求救﹐她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在费城天普大学读博士。她们几个同学住在一起﹐夏天要搬家﹐需要用卡车搬家具﹐问怎么找人帮忙。我跟她建议说﹐你就去楼下街道旁边站着﹐看有人开皮卡车路过时﹐打招呼叫一下﹐看他能不能帮忙。过后她告诉我说﹐还真灵﹐她们碰到的第一辆小卡车的车主就停了下来﹐帮着她们搬完家具﹐分文未取。

美国学者詹姆斯‧海曼(James Hey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只要人们去问﹑去要求﹐大部分的人们会很愿意给别人帮助﹐而不需要任何报酬。因为人们喜欢给予﹐给别人一个“礼物”的时候他们感到高兴。这时如果给他们小额的报酬﹐可能适得其反。海曼等人的试验表明﹐这时给人一点点小钱﹐非但不会增进人们帮助别人的努力﹐反而会降低它。

这说明﹐人们的善念﹐虽然有时可能很少﹐但的确是根深蒂固﹑深植人们心中的﹐简单的经济规律并不适用。“微小的补偿会亵渎‘礼物’效应﹐会起到反作用。”

金钱的补偿将人们从善意﹑施舍﹑助人的境界﹐返回到受雇于人﹑为钱办事的境地。对企业高管来说﹐他们本来是拿几百万美元的年薪的﹐现在给他们50万美元以下的工资﹐这不光让他们失去了可以善心助人的机会﹐还显得他们是得不到足够补偿的雇员。这是会让他们丢面子﹑“掉架儿”的。

商周的分析认为﹐如果奥巴马当时干脆要求银行业的高管们别拿工资﹐一分钱都不拿﹐或者象征性的拿年薪一块钱﹐只让他们接受银行对实际支出的补偿﹐总统的建议或许会得到更好的回应。这的确可能是这样的。

商周的结论﹐也很有启发性。在今天经济萧条的状况下﹐用道义的刺激鼓励人们行善﹐会激发美国人给予﹑施舍﹑助人的文化氛围。这种善意的体现﹐商周认为﹐不是“共产主义式的掠夺”﹐而是人类文化中美好的﹑勇敢﹑奉献精神的集体体现﹐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助益。◇

国人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也是同样的道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纪元】谢田:世界经济危机的终极根源何在
市场营销系列:世界上究竟谁对不起谁
市场营销系列:决定命运的数学公式
市场营销系列:集体减薪的好处和坏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