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腐敗怪招

人氣 5
標籤:

腐敗現象,古已有之,腐敗問題,其源已久。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衝擊下,腐敗也不斷翻出新花樣,可謂“推陳出新”。我們不妨細細地考察一下當今中國腐敗者的“奇技淫巧”。

一:美女云集繁榮“娼”盛

瘋狂地追逐錢財,是腐敗的一個重要內核。然而,以“黃”生財,搞活經濟乃腐敗分子在經濟大潮衝刷下的新發明。記得在東北某省的一次党代會上,有的代表對城鄉市鎮“美女云集”的現象提出批評,該省省委書記的答复竟然是:“不要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沒有她們在各個角落活躍,外國游客和投資者還會來嗎?”而今,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的卡拉OK廳、歌舞廳、咖啡廳、酒吧,搞的那些所謂“時裝表演”,無一例外是“透明三點式,披塊花手絹”。

也許,人們都不會忘,几年前發生在東北遼西地區那場震惊全國的所謂“掃黃”案:阜新市公安局局長毛景祥及其領導下的公安局、各分局、派出所為了“創收”,開展了規模浩大的“掃黃”運動,公安人員与三陪小姐竟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一場劫掠下來,金錢堆成了山,冤案也堆成了山。雖然“掃黃”運動上繳國家財政3億多元人民幣,但是比這個數字更多的金錢卻被腐敗分子們悄悄地揣進了個人的腰包。

這場名為“掃黃”的運動,其實是“培養妓女勾色鬼,公安出面抓嫖客”,由于“內部規定”:抓一個嫖客罰款5000元,小姐舉報一個嫖客獎勵小姐2000元,立即兌現。在金錢利益的驅動下,他們越抓積极性越高,有的公安干警甚至指使自己的妻子和姐姐妹妹當小姐“勾引”嫖客給自己抓。由于“奸”出小姐之口,引發了大量冤假錯案的產生。于是,當年在整個東北地區,阜新市竟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阜新市公安局掃黃工作“成績”最大,創收最多,然而,阜新的“小姐”們卻越來越多,一時間,阜新的小姐名揚全國。當年的遼宁省曾有這么一段民謠:“阜新車站大樓外,拉客小姐一排排,假若小姐不出來,警察財路哪里來?”

二:尋找后路狡兔三窟

一般說來,腐敗分子至少有兩個特殊需要:一是他當官要上下左右地應酬,要為自己的升遷尋找“護身符”,沒有錢辦不成事;二是腐敗官員要為他自己的退路早作打算。大大小小的腐敗分子們為尋找后路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均使出了看家的本事。陝西銅川市就發生這樣一件“奇聞”:因老子曾是區人事勞動局長,使得其年僅14歲的儿子也躋身于國家干部之列。

三:夫唱婦隨沆瀣一气

“夫人干政”,已不新鮮,但是近年來夫婦共同腐敗現象的劇增成為官場腐敗的一大景觀。枕邊風著實可怕,有為數不少的官員就是因來自枕頭邊的風給吹腐敗的,有一些則是夫妻“同气相求”、共同索賄受賄。

原青海省人大副主任韓福才續娶了一位小其22歲的妻子馬玉龍,老夫少妻,韓對馬百依百順,一篇報道這樣記述他們夫妻受賄的情形:“對于外財,他不敢收的,她敢;他不便收的,她方便。”結果韓福才被判刑8年,馬玉龍也被判3緩5。另外,湖南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原董事長張德元和其妻子,河南省鶴壁市原市長朱振江和其妻子,湖南第一貪——机械工業局原局長林國悌和其妻子……都是這類腐敗的代表夫妻。

四:舐犢護子移民海外

一些即將离退的干部,是抱著“此身已矣,子女何堪”的態度准備退路的。于是,腐敗分子利用職權放膽摟錢,積极籠絡能接触到的一切海外人士,哪怕簽訂使外商得利的“喪權辱國”協定,要換取子女出國的保証,子女到了海外之后,摟到手的錢便迅速轉移海外,建立緊急狀態時的避風港。一些腐敗分子手里都有一本用30万~100万不等的人民幣買到手的外國護照,一旦需要,他們便會亮出“外賓”的身份“返回”自己買來的那個“祖國”去。某市外貿系統一干部對外商收賄讓利,事發被審查,在即將移交司法机關處理時,他突然當眾提出,在場主持審查的某書記的2個女儿和1個儿子都在外國“留學”。他問道:“您的工資不到1000元,人所共知,您在海外沒親屬,您的子女又不打工,他們的生活費哪儿來的,能說明一下嗎?”登時,全場冷了下來,靜得連那位書記汗珠子掉在桌面的聲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五:蛇鼠一窩前仆后繼

近年來的腐敗案件中最為突出的現象是窩案串案驟然增多,一挖就是一窩,一掃就是一片,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這是腐敗分子為了保護自己而結成的關系网。

“湛江爛透了,走私分子已經指揮了我們的党政軍1這是朱噷基總理在听取中紀委對湛江特大走私案情匯報作出的評价。在湛江,寡廉鮮恥的政客們与境內外黑社會勢力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坑害國家、魚肉百姓,真正做到了“官匪一家,警匪一家”。“黑金”發揮了足以動搖國家根基的巨大破坏力量,境內外黑社會分子利用走私的數百憶的黑錢,公然收買當地的大小官員,以換取一切非法活動如走私、勒索、搶劫、殺人的“合法化”。此案被查處后,有原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原湛江市委書記陳同慶等300多名党政官員翻身落馬,有的甚至被送到了斷頭台。

六:權錢交易投桃報李

如今,中國官場一些腐敗現象主要發生在掌握人、財、物和經濟管理部門的少數當權者身上。他們憑借和濫用手中的權力,在招工、招干、分配、提拔、農轉非、批地皮、承包基建工程、批貸款等方面,開“后門”、走邪道,從中貪污受賄,或倒賣物資、侵占他人利益,瘋狂地侵吞國家、集体資產。這一切都無不与“權”有關,并且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實權人物”的身上。同時,“實權人物”還利用“權力”進行各种“曲線交易”,今天我利用你手中的權力,幫我辦事,給你好處,明天你利用我手中的權力,幫你解決問題,給我“酬謝”。如此“投桃報李”、相互利用,以“權”換“錢”,以“錢”還“權”,可謂是“等价交易,公平其利”,所取得的是實實在在的“雙贏”局面。

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其實党中央、國務院有關反腐敗的許多規定和政策,看起來都不錯,但是真正執行起來怎么樣呢?別說對犯罪案件的查處,單單就拿那些构不上犯罪、屬于“違規”范圍的事來說就很難查處。中央曾制定了一項關于不同級別干部乘坐轎車標准的規定,目的是節省財政支出、杜絕奢侈浪費之風,但是結果恰好相反:原來已配備豪華轎車的干部恰好利用這規定更新舊車換新車;原來未配備豪華轎車乘坐一般水平轎車的干部,就利用這個規定購買了較高檔次的轎車;原來有些出于廉洁自律考慮不配專車的干部,其下屬就根据這個規定為其配備了專車。這個結果令党中央、國務院也大感吃惊。還有,全國每年官員的吃喝、招待、送禮、出國旅游花掉的公款達數百億元之巨,國家定的許多制度一到下邊就走了形,官員們干的哪一樣事都有冠冕堂皇的招牌、都有左鄰右舍、上上下下的庇護和照應。這“對策”可真像變化多端的孫猴子一樣,都鑽到了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去了,令人胜不胜防。

八:買官賣官購銷兩旺

“賣官鬻爵”現象在一些地方已發展到了“暗碼標价”、無所顧慮的地步,其“市場交易”方式多為先將錢財拱手送上,而后等待官爵。在交易中,能夠直接向一把手購買,保險系數最大。如果不能直接找到一把手,那么也可以通過行賄其他領導,最后弄個一官半職干干。以走私猖獗而聞名全國的華南西部重鎮湛江,只要你能“舍得了孩子就能套得住狼,出得起价錢就買得了官”,几十万買個科級,上百万買個處級,哪怕只花10來万,也能弄個公安民警干干。河南安陽也曾是一個賣官鬻爵的“重災區”,且不說此地出了一起轟動全國的“賣官大案”—滑縣原縣委書記王新康賣官鬻爵案,實際上在王新康之前,安陽市就先后出了兩個腐敗市長,兩位正廳級高官皆因賣官鬻爵先后鋃鐺入獄。

九:豪奪巧取蚕食鯨吞

在當前的一些腐敗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是憑借手中“可用性強”的權力,不受任何約束地掠取國家和集体錢財,或人民群眾的“血汗錢”、“保命錢”,可謂“明目張膽”、“明火執杖”,与暴吏、強盜無异。有的則利用其獨特的職位,如銀行業個別信貸員,填制假匯票、報表,用電子計算器、電子貨幣清算系統,進行隱蔽作案,不用說外人,就是內部行家也很難發覺,有的案犯從銀行或客戶戶頭上划出几千万元到股市炒股,無人知曉,直到年底或突然大盤查才知錢庫“虧空”。還有些單位,個人充分發揮“一支筆”的作用,根本不管什么財經、會計准則,只要領導簽了字,吃喝嫖賭、購買私品全可報銷,假發票可報,空白紙“打白條”也照報不誤。据有關部門不完全估計,全國每年被貪污賄賂分子“巧取豪奪”的錢財以數百億元計。另据國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公布的數字說,前段時間,國家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每天被“黑洞”吸蝕或外流資產价值達數億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一些部門官僚主義、玩忽職守而人為造成的。

十:三十六計殺為上策

坐落在廣東省西南部、緊靠南海北部海岸的小城陽春,只是一個并不為人們所熟知的小地方。然而,自1997年4月開始,“陽春”這個名字,几乎在一夜之間響遍全國。其緣由僅僅是因這里所發生的一起駭人听聞的“買凶謀殺市長案”。令人感到大為震惊的是,幕后的操縱指使者竟然是与市長曾威斌朝夕相處的同事和部下——陽春市常務副市長楊啟周、陽春市財貿辦副主任、陽春市食品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啟菊。殺人的動机和目的也很簡單:因為正市長曾威斌的存在而影響了他們的官路和財路。

這起轟動全國的大案甫一傳出,世人震惊,然而個中內幕卻扑朔迷离。經公安机關整整2年時間的跟蹤追擊和大力偵破,如今終于挖出了這場惊世奇案的元凶。這個元凶不是別人,就是被陽春人“譽”為“祖師爺”的市委書記、特大腐敗分子嚴文耀。(華商報)


    相關文章
    

  • 談腐敗敏感話題: 牛群承認自己“受賄” (3/5/2001)    
  • “兩會”節骨眼上,賈慶林的司机闖禍了! (3/5/2001)    
  • 朱噷基承認中國當前存在“不少問題” (3/4/2001)    
  • 赶走馬科斯撼倒埃氏 菲75歲女記者了不得 (3/4/2001)    
  • 胡錦濤稱中共要主動接受民主党派監督 (3/4/2001)    
  • 150万大陸人蛇涌俄遠東城市 (3/3/2001)    
  • 電白高考舞弊案:又一副局長牽連受審 (3/3/2001)    
  • 短訊:超過五十件提案,強烈要求中央抓腐敗「源頭」 (3/2/2001)    
  • 李鵬代表中央談「六四事件」 強調不可翻案 (3/2/2001)    
  • 也談反腐敗与“亡党”“亡國” (3/2/2001)    
  • 大陸黑金已滲入政協 (3/2/2001)    
  • 觀云:從兩會前奏看江澤民玩火鬧劇的幕后陰謀 (3/1/2001)    
  • 吳稼祥:從“左右戰”轉向“腐敗戰” (2/28/2001)    
  • 中國股市十大丑聞 (2/27/2001)    
  • 江綿恒:韜光養晦之政治紅星 (2/26/2001)    
  • 大貪官胡長清刑場自白:“我可以載入史冊了” (2/26/2001)    
  • 國情專家指大陸隱性腐敗更可怕 (2/25/2001)    
  • 吳 輝:從官員所有制到民眾所有制 (2/24/2001)    
  • 中共快速處決七名遠華走私案被告 (2/23/2001)    
  • 【紀元特稿】 林保華:北京申辦奧運劣跡斑斑 (2/23/2001)
  • 相關新聞
    【紀元特稿】  林保華:北京申辦奧運劣跡斑斑
    中共快速處決七名遠華走私案被告
    吳 輝:從官員所有制到民眾所有制
    國情專家指大陸隱性腐敗更可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