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三年脫困”,自欺欺人

吳輝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2日訊】 “國企三年基本脫困”——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話,說這話的目的純粹是為了一种政治需要。

經濟問題不能作為政治口號來提,中國有句古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政府可以提出你的經濟改革措施,而這种改革措施的后果及作用,則只有在實施以后才能評价。

我們不是事先提出相應的經濟改革措施,并對這些措施的作用作出相應的可行性分析,而是一開始就提出“三年脫困”的政治口號,這种處理問題的方式根本就是主觀主義的。大話一出口,結果弄得自己騎虎難下。

類似的事情我們其實已經有過歷史教訓,“三年實現共產主義”、“二十年赶超英美”、“畝產十万斤”之類的政治口號,已不知使我們吃過了多少苦頭。“國企三年脫困”雖然不能和這些口號相提并論,但其思維方式卻是如出一轍。

經濟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虛空的。所有的勞動成果都必須通過流血流汗、腳踏實地地干活才能去取得。創造財富的主體是一個龐大的有著十几億人的大系統,而且這一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決策与響應、投入与產出都是非線性的。要使十几億人都人盡其才地創造性開展工作,又怎一句“三年脫困”就能夠辦到呢?

如何讓國企脫困,靠政治口號的號召顯然是行不通的,而必須依靠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的發揮。而職工積極性的發揮,又顯然要依賴于產權改革。政府徹底退出市場,讓企業能獨立的、自負盈虧的經營,讓优胜劣汰的自然選擇机制能發揮作用,這些措施才是“國企脫困”所應該選擇的操作方法。

即使有了正确的方法,效果如何,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還很難說,還需要進一步的反饋、修正相應的政策与措施。但我們這几年又有些什么作為呢?不僅國企的產權改革沒有絲毫進展,反而有倒退的跡象,主要表現在權力的資本化和政府官員對于經濟干預的變本加厲——那么“國企脫困”的命運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眼看著“脫困”沒希望了,我們便慌不擇路,選擇了“債轉股”這么一個餿主意。把阿拉伯數字一改,國企立馬扭虧為盈。

“債轉股”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就好像那則古代寓言故事所說的,某將軍中了箭,請人醫治,醫生用剪刀把屁股外面的箭杆嚓一聲剪掉,就說“傷已基本治好了”——其實,這种“治好”的表象下,是“箭頭”已在屁股內進一步的發炎、腐爛,甚至隨時會危及生命!

國家要想發展,難听的話總得有人來講。無論什么時候能夠認識到改革的迫切性,都不會為時太晚。如果當局者對國企改革能有足夠的警示,痛下決心實施徹底的改革,則中國的复興仍有希望!

2001年4月25日于湖南

(轉載自《中國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紀元專欄】 鄭義:與鮑彤先生商榷産權制度 (7/11/2001)    
  • 劉曉波:四處漏光的黑幕中國 (7/11/2001)    
  • 民調日本首相小泉內閣支持率達百分之七十七 (7/10/2001)    
  • 多倫多太陽報﹕中國是這個地球上最無歡樂可言的地方 (7/9/2001)    
  • 解放軍面臨大改革– 整編艦隊 ,精簡集團軍 (7/9/2001)    
  • 劉曉波:本該有所作爲的政治改革 (7/9/2001)    
  • 胡錦濤女兒承包深圳人民醫院 (7/8/2001)    
  • 何清漣 : 中國金融改革的要害何在? (7/8/2001)    
  • 誰來敲響中國高考制度的喪鐘 (7/8/2001)    
  • 日首相對修改美駐軍協定的態度仍未知 (7/8/2001)    
  • 三山西人玩轉3個億 民航改革再演資本神話 (7/7/2001)    
  • “能人”与貪官是什么關系 (7/7/2001)    
  • 美國以靜制動 靜觀伊朗局勢 (7/7/2001)    
  • 外資虎視耽耽要登陸 中國電信入世后面臨生死劫 (7/6/2001)    
  • 商業周刊眼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7/6/2001)    
  • 韓國工會罷工 抗議改革失誤 (7/6/2001)    
  • 左派右派同時抨擊江澤民 (7/5/2001)    
  • 世界日報 :昔日「革命物件」將成中共再造的「政治新血」 (7/5/2001)    
  • 中國退休福利制度面臨挑戰 (7/5/2001)    
  • 在困境中求“變” 劉國梁球技大改革 (7/5/2001)
  • 相關新聞
    在困境中求“變” 劉國梁球技大改革
    中國退休福利制度面臨挑戰
    世界日報 :昔日「革命物件」將成中共再造的「政治新血」
    韓國工會罷工 抗議改革失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