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發展的優質學校 台灣復興國中

周明訓  圖/復興國中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57
【字號】    
   標籤: tags:

<--ads-->
「正確的抒解情緒是重要的,不要讓不快樂和悲傷的情緒引導自己的人生……」;「如果我還可以重新讀一次國中,我想要過學校的每一天……」 寫這段感想的小蝶(化名)曾是經常與師長發生衝突、作弊、逃學、翹家的中輟生。在接受台南市立復興國中中途班輔導後,不但學會美髮才藝,而且逐漸懂得正向思考,肯定自我,重新走入美好人生。

長年來數一數二的學力測驗成績,使得復興國中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明星學校。其實,除了一流升學率的強烈光環外,復興國中還有更多的辦學績效與特色。

復興國中校長吳子京表示:「復興國中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品性優良的學生,讓他們擁有健康的身心,懂得合群,懂得藝術欣賞。不只是升學『明星』,而是要追求五育優質。」

特殊教育 找回生命希望


特教班學生參加陽光才藝比賽,榮獲特優。


相對於一般國中僅設置一兩班特教班,復興國中辦理各類型的特殊教育,包括輕度班、極重度班、視障巡迴班、中途班及才藝特教班,特殊教育老師超過20位。這樣全面而完整的建制在全台灣是少見的。

輔導主任譚玥玲以中途班為例說明,老師們對這些學生幾乎是無條件的付出關懷,而且投入大量時間跟家扶中心、家長聯繫,目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回來」,達成「學習零拒絕」的理想。她說,有時候老師整夜不敢休息,就是為了確保學生平安在家,沒有再到街上流浪。

長期擔任中途班老師的張寶珠有感而發的說,每一個個案都是難題,她只能不斷期許自己努力地做,「努力地做,孩子會回來,老師和學生共同想找回的,不只是一個中輟生的軀體,更想找回一個中輟生的靈魂,找回一個生命的希望。」

95、96、97學年度,復興國中連續榮獲教育部學年度輔導中輟學生有功學校。

極重度特殊教育班也是非常吃力的輔導工作。「我們這些女老師都要有超常的腰力、臂力,因為這些學生行動無法自主,必須靠我們幫忙,扶他們、揹他們。」譚主任風趣的話語,道盡了這些老師們的辛勞與辛酸。

然而,她堅定的表示:「雖然有些學生嚴重到只能躺在床上,他們仍有受教權,我們必須竭力輔導。」

譚主任說,學校對這些中途生、特殊班學生的教導同時激發了其他學生「向上、向善」的鼓勵作用,學生了解了「弱勢」學生的艱困,感念師長的關懷,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同理心,這對學生正向的人格發展非常有幫助。

健康校園 洋溢藝術氣息


學生在該校蝴蝶園學習生態課程。


連續三年在榮獲輔導中輟學生有功學校的同時,復興國中於95至97年獲教育部核定為健康促進學校。「學生如果失去健康,一切成果都將變得枉然。」吳校長說。

復興國中自71年起即辦理學生營養午餐,並自97年起每月推出營養午餐有機日。

「為近3,000名學生準備午餐,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麼多人力、設備,就是要讓學生吃的安心、吃的好、吃的營養又健康。」吳校長指著廚房各項設施,一一向記者介紹。

復興國中對健康的重視也體現在校園環境的經營。除了花木扶疏、噴泉造景之外,校園裡還建有環保生態教學農場、蝴蝶園和蘭園等生態園地,每週安排時間讓學生進入這些生態園地,實地觀察園區裡蘭花的品種、花型、顏色,不同種蝴蝶的特性、成長過程等等。

吳校長說,學校還讓學生自製陶藝作品,裝飾蝴蝶園、蘭園周邊的草坪、牆面、步道,在「花開蝶舞樂陶陶」的活動中,讓藝術創作結合生態教學。用學生自己的作品美化校園空間,讓學生對學校更加有認同感、歸屬感。


師生共同進行藝術彩繪。


談到藝術,本身是藝術專業,成大藝術研究所畢業的吳校長興致高昂。他說,復興校園裡隨處可見雕塑作品,目的就是將藝術融入生活。

吳校長介紹,復興還提供各種軟硬體設備,成立多樣的藝術性質社團,如吉他樂團、口琴社團、管樂團、國樂團、直笛社團、刺繡班、陶藝工作坊、韻律體操隊、舞獅社團,目的是讓學生至少擁有一門藝術專長。「浸染在高雅的藝術氛圍中,學生的審美能力自然而然會提升,這有助於他們懂得欣賞美的事物,讓人生更美好。」

難怪,復興國中會獲選為教育部藝術人文素養指標績優標竿學校。

家長、校友是強力支柱

「無論設備的更新,或推行各種活動,我們的家長、校友和志工都給予很大的幫助。」吳校長表示,感謝家長會、校友會、復興文教基金會、志工社四大後援力量長年對學校的人力、物力支持。

吳校長說,他們對學校的貢獻,不僅在於經濟上的援助,許多人以義工形式,任勞任怨的付出。「我們有位王家長會長幫忙站導護,他不是站三天兩天,他一站就是好幾年,真是令人感佩。」

對此,現任家長會長陳東發表示,家長會認同吳校長重視學生品格、五育均衡的教育理念,所以都願意竭力幫助學校。

校友會長籃建國認為,吳校長推動人文藝術教育,對學生品性潛移默化,「這點校友會很認同、也很支持。」


校園處處可見雕塑作品,充滿藝術氣氛。(攝影/周明訓)


資訊融入教學 推動奈米教育

教務主任吳家增表示,電腦設備剛在校園起步時,復興國中就負責台南市國中行政電腦化的推廣工作,因此在電腦教學、網路系統方面有優秀的基礎。

復興近年來致力於資訊融入教學,除了各科目之外,老師自編的教案,全部在網路上分享。「經由這個平台,老師之間可以在教學上互動,各取所長,而且是開放式的、不斷更新的,讓有興趣、有需要的師生都可獲得這些資料。」

吳主任還介紹,復興每星期五舉行「視訊朝會」,目前學校正讓學生學習自行拍攝宣傳影片,於視訊朝會中播放。為此,學校還特地在主題課程中開「媒體採訪編輯」班,讓學生學習新聞採編工作。「學生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看事情,相信大家會很有興趣,宣傳效果一定很好。」

復興國中已製作了約300多集「視訊朝會」,其內容都上傳YouTube分享。

「奈米教育」也是復興目前推行的重點。本身是「教育部全國奈米科技推動計畫」種子教師的吳主任說,復興自編教材,藉助生動的遊戲教學光碟,為一、二年級的學生設計了奈米觀念的引導課程,學習之餘,還讓學生發揮想像,用寫故事、畫壁報的方式,描述未來的奈米世界,「讓學生深刻瞭解奈米觀念,而且體認到科技不是枯燥的。」

韻律體操重點學校

復興國中韻律體操隊成立於89年,94年及95年榮獲國中組團體競賽第二名,96學年度更一舉摘下國中組全國有氧競技與韻律體操雙料冠軍。(復興國中提供)


「PISA國際評量」中心學校

「學生驚訝的跟我說,怎麼購買手機的合約書,也能成為測驗的題型,我回答她,『閱讀』就是要多元啊!」負責模擬PISA國際閱讀評量測驗事宜的王秀梗老師說。

「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PISA)國際評比評量主要分三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

台灣學生參加2006年評量時,「數學成就」國際排名第一,「閱讀」成績卻為第16名,表現不如鄰近的韓國與日本。

2009年9月,全國首創「PISA國際評量」模擬測驗在台南市正式展開。甫獲得98年國語文競賽國中團體組第一名的復興國中,是承辦此評量的中心學校之一。該校教師團隊體認到台灣學生在閱讀領域上的局限,決定與國際接軌。王秀梗老師表示:「復興很希望把國際評定閱讀能力的方式引進學校,讓學生嘗試各種生活化的題材,拓寬閱讀領域,進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校長解釋為何樸實傳統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會更合適。於是伴隨多年時光的《大紀元時報》,成為一份可以在校園生活中實踐閱讀,並引導品德教育的教材。
  • 吳鳳嬌校長說她希望將青埔國小打造成「學習的樂園、心靈的伊甸園!」吳鳳嬌校長中英文演說技術一流、正統音樂背景,她也重視體育教育,認為體力好是一切的基礎,強調以「歡樂童年,用心學習」為辦學目標,希望營造出社區、家長與師生團結一心的學校,培育出自信、快樂、知書達禮、感恩惜福、團結一心的好兒童。

  • 台灣桃園縣武漢國小有「體操國手搖籃」的美稱,該校老師不論語文、科學、藝術、體育等都學有專精,並培養武漢國小的孩子都成為終身的「悅讀者」。
  • 在教育界服務近20年的何老師,笑稱自己走上教育之路全是天意安排,覺得就是冥冥中註定走這條路,自然的去照顧那些特殊的孩子。
  • 老師的雙手是向日葵溫暖的花朵,孩子是輕舞於花心的天使。一個口令,我們齊齊看向陽光!我們真誠的祝願,讓好品格像呼吸一樣自然,一樣綻放芬芳……
  •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嘉義縣28日電)為紀念創校20週年,國立中正大學出版「榮耀之路」紀念集,捕捉校園美景與學生校園生活,並規劃上架銷售,行銷中正。

  • 想看陀螺凌空飛度十幾個人的奇觀嗎?來桃園大溪的美華國小就對了!在美華國小,這所只有79人的小學校,陀螺,這個已經流傳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俗技藝,不僅得到了傳承,還有最新的詮釋!
  • 內壢高中有許多社團,學校課外活動種類繁多,包括英語短劇、卡拉OK、園遊會、運動會、水上運動會、啦啦隊、各項球類、越野賽跑、志工服務……等多項。社團種類更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如合唱團、網際網路應用研究社、游泳社、熱門舞蹈社…等共計五十多個社團,並持續增設中。
  • 學校發現外星人!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情節只會出現在電影中,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現在就請你放鬆心情,跟我們一起悠閒漫步於這所傳聞發現外星寶寶的學校一一頭洲國小。
  • 11月7日是台灣新竹縣竹東國小110年校慶,這所百年以上的老學校其實蘊含著無窮的活力。學校的學生有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新住民子女,多彩繽紛的文化在社團活動中呈現,校內設有民族資源教室,成立原民合唱團、舞蹈社、編織等,讓各種文化傳統都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