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大師教你讀心術(2)

亨瑞克‧費克塞斯(Henrik Fexeus)

人氣 7
標籤:

配對法及反映法

該如何運用肢體語言建立密切關係?簡而言之,你要模仿他人,或者比較適切的說法是,你要表現出姿態上的「回聲」。

也就是說,你要觀察對方的姿勢、他的頭偏成幾度角、雙臂如何交握之類的,然後做出相同的動作;如果他舞動身體某個部分,你也要動同一個地方。

有兩種方法可以做這件事:配對(matching)及反映(mirroring),要用哪一種方法,完全由你和對方的相對位置決定。

當你坐或站在對方旁邊時,比較適合使用配對法。所謂「配對」,指的是對方有動作時,你要運動相同的身體部位(例如,如果他動了右手臂,你也動一動右手臂)。

而當你們面對面坐或站著時,就可以運用反映法。所謂「反映」,指的是你運動的身體部位與對方相反(例如,他動了右手臂,你就動一動左手臂),彷彿你是他的鏡中影。

如果你太過亦步亦趨地模仿某人的一舉一動,顯然會非常奇怪。當你從平日習慣的律動,轉變成模仿和你交談的那個人的動作時,自己的行為會出現明顯變化。

再來,如果你完全模仿對方的動作,對方必然看得一清二楚。這樣不但無法建立密切關係,反而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精神分裂症患者。

當你想透過適應他人的溝通方式來建立密切關係時,要偶一為之,而且要慢慢來。一開始,改變幅度要小,然後非常小心、不著痕跡地逐步增強。

你的改變要多快或多慢,由你感知自己獲得多少你想要的回應而定。你讓對方覺得越有興趣、越投入,就越能開放地模仿他的肢體語言。這個原則在建立密切關係之後也適用。

一開始,你應該利用「代表性姿勢」(又是另一個很炫的字眼);換言之,你要模仿對方的行為,但是只模仿一點點,只要在跟隨對方的肢體語言時保持一致,你就可以把動作變得柔和些。

如果他交叉雙臂,你只要把右手放在左手腕上即可。也就是說,你可以做相同的動作,但幅度小一點,這樣就能避免讓對方意識到。

另一種隱藏你正在模仿他人的好方法,是延緩行動。對方做出一個動作之後,不要馬上跟著做,請你等個二十或三十秒再開始行動。

只要你的動作和對方一致,這樣的舉動仍然可以發揮效用,讓他的無意識心智捕捉到你們兩個人出現同樣動作的事實,進而認定你們「很相似」。

第三種遮掩行動的方法,是模仿對方的臉部表情。對方看不見自己的臉,因此不會比較你們兩個人看起來的樣子。

但對方的臉部表情是他內心感受的反映(因為人的心理和生理過程互相牽連),如果他看到你臉上出現相應的表情,就會感知到你也有相同的感受,因為你看起來跟他一樣,這就形成了極為親密的連結。

因為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臉,所以其實無法發現別人正在模仿我們的臉部表情,而只會感受到一種認同感。但有一件事要注意:你模仿的必須是特別的表情,而不是對方原本的模樣。

有些人就算在很輕鬆的情況下,看起來也總是一臉感傷、嚴肅或憤怒,這是他們本身臉部結構的關係。你要弄清楚你模仿的對象在其他時候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這樣才能分辨他原來的臉和展現情緒時的臉有何差異。

另外,還要確定你用跟對方一模一樣的速度和節奏在做動作,這對於有互動的姿勢來說特別重要,例如握手。如果對方動作很慢,你就得慢慢地握手,反之亦然。

如果你注意到對方說話速度很快,看起來緊張、興奮,你就得加快握手的速度。而其他有節奏的姿勢,例如表示同意時的頷首,也必須有所改變,以呼應適當的節奏。

在稍後的章節當中,你會學到如何掌握對方說話或思考的速度,甚至初見面時你就能了然於心。@(待續)

摘編自 《看人看到骨子裡——瑞典讀心術大師教你掌握人心、洞悉人性》 方智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看穿肢體動作讀心術(1)
看穿肢體動作讀心術(2)
瑞典大師教你讀心術(1)
這個工作習慣會讓你看似「無能」 趕快改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