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切身感受,當醫生的我也很難體會。

台灣的史懷哲:上帝讓我病倒的目的

徐超斌醫師

人氣 7
標籤:

某日下午,潘先生又推著輪椅帶潘太太前來找我診療。一看到我,潘太太立刻彎起嘴角,給了我一個歡喜的笑容,她點點頭對我說:「主任,您好啊。」望著她的微笑,我突然有種莫名的感慨。

潘太太,今年五十六歲,是一位左腦中風合併右側肢體乏力的患者。已經好幾年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患肢疼痛來衛生所要求打針治療。

過去每回見到她來衛生所,我常常忍不住皺眉:「又要來打針了,無力的患側怎麼可能會有疼痛的感覺?」雖然有點疑惑,我依舊會滿足她的要求,替她打止痛針。

或許她曾被其他的醫療院所拒絕慣了,所以每次她來,我總認為她與其他病患的心情不太一樣,她似乎是帶著朝聖者的虔誠來找我。我病倒後,再次見到她,自己對她多了一份同病相憐的心境。

她的任何要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儘量滿足她,因為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現在的我也終於明白那股疼痛感是來自患肢張力增強的緣故,而這種痛楚,病人很難用言語表達。

若不是切身感受,當醫生的我也很難體會。

晚上回到家,我不斷回想起潘太太的笑容,或許在旁人看來,那抹微笑遠不若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傳頌千古,然而在我眼中,卻彷彿是看見了天堂的花朵,如此地驚豔動人。

想著想著,我突然驚覺,難道,這是上帝讓我倒下的目的嗎?為了讓身為醫師的我能更貼近病人的苦難,為了能讓我更感同身受病人受到的痛苦。

不考慮用藥成本,只在乎病患是否需要

剛回台東看診時,我有一個頗讓當會計人員頭疼的個性。

回想起我在達仁鄉看診的點滴,就不得不提起一號人物,大安牙醫診所負責人何醫師。何醫師,宜蘭泰雅爾族人,外號何董,大我五屆,和我同樣是原住民公費醫師,只是他讀高雄醫學院牙醫系,我唸台北醫學院醫學系。

學生時代我們從未接觸過,他畢業後分發到署立台東醫院服務,服務期滿之後在台東市區開起牙科診所,並落地生根當起台東人,我是回鄉服務後,才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他。

雖然我們分屬不同族群,醫療專業也不一樣,但或許是我們兩人個性極為相似,工作態度也頗為雷同,酒量一樣好,同樣很會唱歌跳舞、帶動氣氛,為病患服務的熱誠更是如出一轍,所以我們兩人一見如故,從此合作無間、服務鄉民。

剛回台東看診時,我有一個頗讓當會計人員頭疼的個性,就是我看診開藥從不考慮成本效益,以及收支平衡的問題,我只在乎病患服用藥物後病情是否獲得改善,而且盡量意以不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為先。

例如:沒有健保卡的自費民眾,明明開立的處方藥品成本已經超過七八百元,但面對經濟狀況不佳的鄉親,我依然按照病人的付費能力,只酌收五十或一百元,甚至做免費服務,而衛生所內的慢性病用藥,我也大都使用純度與療效較佳,但相對的,進藥成本也比較貴的原廠藥品,這不但使得我常遭會計同事抗議,也讓經常跑衛生所的藥商驚嘆不已,於是,我也經常自嘲自己是全國醫師中的「低收入戶」。

何醫師也是與我有相同個性的人,他和大多數的牙醫師不一樣,他處理蛀牙病患,從不會為了賺取高額的假牙費用而鼓勵病人拔牙換裝假牙或植牙,他總是先盡力挽救病患原本的牙齒,一直到不得已才會換假牙。因此,我們認識沒多久就彼此惺惺相惜而成了莫逆之交。

二○○四年,因為大武達仁地區幾乎沒有合格的牙醫,所以我特地拜託他每週三早上來衛生所為鄉親做牙科的診療服務,雖然他診所的患者眾多,台東市到達仁鄉的車程又相當遙遠,但他仍舊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

從那個時候起,在睽違數十年之後,大武達仁地區的民眾終於有了專業牙醫師的看診服務,而本所每年的整合性篩檢活動,他也與我們一起一大早起床前來為鄉親做口腔檢查,並義務充當我的司機,這份難能可貴的情義相挺,讓我萬分感動,這才是真正的兄弟呀。@(待續)

摘編自 《守護4141個心跳》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急性Q熱難確診  應告知醫師接觸史
醫師:適當療法 延長肺癌存活期
肥胖絕非兒童一個人的事
努蘭訪台  一位好醫師需具有「義務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