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資料庫奇缺華人 社區呼籲支持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干細胞移植可以治癒血癌等致命疾病,但患者須先找到「配對」的干細胞捐贈者。目前有超過20名加拿大華裔病人正在尋找配對的捐贈者,而加拿大華人在干細胞資料庫的登記比率不足2%。加華干細胞協會呼籲華人參加3月27日舉辦的干細胞認捐活動。

3月27日上午11點至下午5點,多倫多及溫哥華將舉行全國性的干細胞認捐登記活動。多倫多的活動地點包括萬錦市的萬錦廣場、士嘉堡的錦繡中華及市中心的華人福音堂(450 Dundas W./Spadina)。

患者在同族裔人群中找到合適干細胞捐贈者的機會是最高的。目前干細胞捐贈者的加拿大資料庫中,華人的登記比率不足2%,全球資料庫中,華人也只佔4%。但白種人的比率則分別為82%及75%。

據加華干細胞協會提供的資料,白人找到無血緣關係的干細胞捐贈者的機會高達80%,而華人的機會只有10%,即更多病人會在等待捐贈者時逝世。

張必立與母親岑展頤出席了3月12日的活動新聞發佈會。他4年前曾捐贈干細胞,並被成功移植到病人體內。

岑展頤表示,當年舉辦華人社區干細胞認捐活動時,家裏只有18歲的兒子合乎條件,她主動帶兒子去了現場。當兒子知道是怎麼回事後表示,他會選擇好人來救,不會去救壞人。

「我跟他說,如果你能救了一個人的命,他(她)一定會很感激你,就算是壞人也會變成好人的。」 岑展頤對大紀元說。

十幾年後,張必立接到通知,他適合為一名患者捐贈干細胞。他當時有點猶豫,因為已經有了一個1歲多的女兒。岑展頤說:「我對他說,你的血型與患者吻合,是一種緣分,也是你的福分。」

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及準備後,張必立捐贈了干細胞,那名患者也成功獲得了救治。

張必立說,10多年前做登記時要抽血。取得干細胞的過程需要全身麻醉,醒過來後的覺得就像滑雪時摔了一跤後的感覺,但當天就覺得可以出院了,「不過醫生堅持讓我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出院,一切就恢復正常了。

現在的科技已非當年可比,檢查NDA的取樣很簡單,用棉棒在口腔內4個地方沾取一些唾液樣本就行。當然登記者首先要瞭解情況,填表及簽字後才可以完成登記手續。

提取干細胞的過程,70%的人不再需要麻醉,通過注射刺激骨髓向血液中排出干細胞,然後抽血即可。

加拿大OneMatch干細胞及骨髓網絡(OneMatch Stem Cell and Marrow Network)主管Jennifer Philippe表示,目前加拿大有833名患者在等待健康的干細胞捐贈,估計超過50%的人可以等到合適的捐贈者。

通常經由弟兄姐妹尋獲配對干細胞的機會低於30%,70%的病人需要依賴無血緣關係的「配對「捐贈者。

加華干細胞協會表示,目前有包括23歲的Jason及Steve在內的超過20名華裔患者在尋找配對的干細胞捐贈者。協會呼籲17至50歲的華人參加3月27日與OneMatch合辦的干細胞認捐活動。

OneMatch干細胞及骨髓網絡是加拿大血液服務中心附屬機構,全球干細胞數據庫成員之一。其服務詳情請參閱www.onematch.ca。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4歲得血癌小六成模範生 郝龍斌感佩
樂觀面對逆境 他們,當小朋友模範
澳洲II型糖尿病治療研究獲新突破
血癌天使曾語加  用蔬果找回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