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印尼華商總會總主席翁俊民

千紅萬紫已在 只待新雷第一聲

心中永遠有一座山 人生真諦是祝福 當聯合國大使是最大願望 濟貧扶弱是最大抱負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夢涵印尼雅加達報導)2009年12月,印尼中華總商會正式分成兩組團派,並紛紛在一個月裡分別登報,對外正式宣佈成立。兩團派只相差數天,先後舉辦就職儀式。其變化之大,不失為近代華社傳奇之冠。

對於中華總商會名稱之爭,已於3月20日得以和平解決,此後,用之於紀輝琦為首的組織,而翁俊民領導的組織,從更新中華總商會改稱為印尼華商總會。

在這次的變更中,眾多眼睛聚焦在翁俊民這個名字上,對這位剛剛冒出來,在華社扮演領頭羊角色的新生代領導充滿好奇。

新生代號角 凝聚著推動力

翁俊民在當上了印尼華商總會總主席之後,在華社圈子裡的名字突然一夜走紅。細細察看,發現他「命帶傳奇」,不過,翁俊民的最大傳奇,是他經常給人意外和錯覺。例如,不熟悉翁俊民的人,會在初見時以為他是那種高不可攀的人;又因為他身在豪門,以為他是那種含著金鎖下世的幸運兒。最令人意外的是,當他說出他的最大願望,竟然是當一個遨遊四海、與世無爭的傳道士,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聯合國的特派大使,到南非救濟那些貧窮的人們,他說濟貧扶弱是他一生最大的抱負。


胸懷大志、壯志雲霄的翁俊民經常說:「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攝影:大紀元/謝夢涵)

翁俊民是銀行家,他集團屬下公司經營著多元的企業,他是受過外國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有錢有銜頭,這些優勢,足夠他當領導的條件。

經過一番談話,方知翁俊民為人坦率,富有說服力,見解犀利尖銳,但不會讓人感覺高傲。他會事先告訴你,說他會邊跟你談話邊接電話,也無須回避,談笑風生。他把當下的一切成果歸功於上天的賦予。

優異特質背後有淳樸

翁總主席告訴記者,他的小學、初中在泗水的中華中學就讀,高中在泗水著名的基督教學校Petra完成,1976年拿到新加坡南洋大學商業學士,1987年在舊金山金橋大學考到工商碩士,2008年拿到泗水8月17日大學的榮譽博士,那是50年有史以來首位華裔獲得的殊榮。翁總主席的優異特質,在校時就很突出,他是全校最年輕的高中畢業生,讀碩士時,12課程拿到滿分。

翁總也說,他是家中的獨子,父母並不富裕,就讀初中時甚至人很自卑,不敢交女朋友。他透露了小時候的故事,說人家的運動鞋因為是用藥洗,所以越洗越白,而自己的呢只是用水洗,洗不白,可他腦筋一轉,拿了粉筆塗在鞋子上,他的白鞋就是這樣來的。


印尼華商總會(前為印尼更新中華總商會)總主席翁俊民庚寅年農歷新年向新唐人電視台觀眾們祝福新年好。(攝影:大紀元/謝夢涵)

但是,這位說不敢交女朋友的小夥子竟然21歲就結婚了。結婚後做生意做了兩三年,就去考新加坡南洋大學,一考就中。這裡頭還有一段小插曲,年輕時的翁俊民志在學醫,不但已經報名而且被錄取,到台灣一所大學讀醫科,可是因為心裡總放不下父親在他臨走前說的一番話,幾度思量,最後決定放棄學醫的計畫,在台灣只逗留數月就返回印尼,數年後攻讀南洋大學商業科,拿到他的第一個學士學位。

還有一個小故事也讓人看到翁俊民的孝心。翁俊民12歲那一年,正是熱衷於乒乓球的年代。當時為了觀看一場乒乓比賽,慈祥的老爸禁不起兒子的苦苦相求,勉強買了只供兒子一人觀看的進門票,說父親不想看,在門外等,不懂事的兒子沒有體會到父親的苦衷。一直到他長大成人,方體會到賺錢不容易的父親,為了圓兒子的夢想才買票。這一段經歷長期深深地烙印在他心靈深處。與父母親生活的點滴片段,如今成為他揮不去的記憶,是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沉重深情。

翁總對親情的執著,加上他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經歷,鑄造了他自強不息和鋤強扶弱的個性。

人生真諦是祝福

翁俊民有四個兒女七個孫。提起人生真諦,翁俊民說,他認為是祝福,在家庭中,你的存在會不會給你的家人帶來祝福,恩典多的話,再擴大到服務社會的範圍,無論你所在的地方,會不會給他們帶來一些祝福。他很誠懇地說,他願意從家來做起,帶給家庭一些祝福,這樣以身作則。他也相信人生是神的主宰,每個人來都有個目的,有使命。

對家庭的概念是:容忍,諒解,共識,彼此退讓,彼此容忍。翁俊民是虔誠的基督徒,每逢星期六,他會飛往泗水教堂傳道。他也是泗水中華中學建校監督委員會董事長。


2009年12月16日印尼中華總商會創會會長楊克林(右)頒發委任聘書給翁俊民總主席。(攝影:大紀元/黃家念)

翁俊民旗下的國信集團企業包括:醫療(國信醫院),銀行(國信銀行),基金會(Tahir基金會),旅遊工業(Sona Topas上市公司),翁俊民也是現任印尼全國乒乓球協會會長,東南亞乒乓球協會副會長,美國南加州大學大使,班查西拉大學董事會副會長,加州伯克萊大學董事會受託人(印尼和東南亞區域首位獲此殊榮),陸軍參謀長成立的全印尼柔道協會的特別助理。1999-2003年擔任全印尼摔跤協會的副總會長,1987-1988年受邀泗水Airlangga大學為特別邀請教授,2006年被Ernst&Young Entrepreneur提名為年度企業家,1990-1993擔任金橋大學董事會受託人。

身兼這麼多要職,難怪翁俊民說人生真諦是祝福,上天賦予他那麼大的祝福,他與四周環境分享那份祝福。

理性感性均衡的特點

翁俊民與文字有深厚的緣份,想必他也喜歡文藝創作,最明顯的是喜歡抒情於文字,雖然是口述。這份愛好從1993年就開始了,已維持了16年。從那些文字可以看到翁俊民感性的一面。他同時也是理性十足的銀行家,國信醫院董事長等身份,兩種相背離的元素,竟然很巧妙的搭配和並存在翁俊民身上。這大概就是他異於別人,能夠滿分拿碩士的原因,他的理性和感性是均衡發展的。

翁俊民先生也做媒體,但是最大的願望是成為聯合國的特派大使。翁俊民先生如今還是印尼社會福利統籌部長的特別助理。如果國家裡發生天災人禍,他會在6小時內飛過去,他說他願意和災民在一起解憂排難。而翁總的理性則表現在他的自律,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泡夜店、不上卡拉ok,應酬時以茶代酒,主節目結束他立刻走人,連餘興節目都不看。實際上,翁俊民的正派使他立於不敗、頂天立地,是他的強勢。他不會拖泥帶水,講話很少廢話,但是不會讓人感到絕情。這種相互矛盾又相互搭配的特點,就是翁俊民的最大優勢。


2010年2月6日,國信第二家醫院在雅加達舉行奠基儀式,左起:國信集團總裁翁俊民,和國民福利部部長阿貢.拉克索諾Agung Laksono,前交通部長阿昆姆.古梅拉Agum Gumelar,院長黃金城醫生。(攝影:謝夢涵/大紀元)

翁俊民說他的娛樂是看電視、看報紙,也喜歡度假旅遊,不過,即使正在度假,他總是心繫工作和部屬,員工和他是分不開,翁總對他們是手機24小時打開,隨時可以接受報告。對翁俊民來說,創業是責任感的表現,因為很早就成家,當時只是想到責任感的問題,後來事業慢慢有成,才開始有理念和想法。他說,做事、做企業,牽連到千千萬萬的人,牽涉到員工的問題,是社會責任。

從這一點看,他是那種既簡單又不簡單的人。

心中永遠有一座山 居安思危

雖然翁總現在事業做得很大,他一直不承認自己是成功人士。他甚至說成功與失敗沒有硬性的定義,而且經常是「蓋了棺還不能定論」。因此他坦然接受失敗,認為起起落落是人生必經之路,沒什麼好懼怕的。今天的失敗可能是明天的成功,反過來明天的成功也會是後天的失敗,世界變化太大,外在的不定因素不能掌控。

他舉例1978年印尼第一次盾幣貶值,當時很多人不懂得什麼是貶值?沒這個經驗。你用美元進口的東西,用盾幣再賣出去,美元突然漲得厲害,盾幣跟不上,你突然間就窮了。等你這方面知識提高了,明後天再發生跟昨天不同的另外一件事,你又是第一次經歷。所以,人要居安思危。他坦然接受一切變化,只要上天還給他呼吸,生活的每一個過程是一個奮鬥。

他強調自我提升來抵擋失敗,這樣就「心中永遠有一座山,你知道你要攀登」。只要理念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失敗只是一個插曲。翁俊民面對困難,既興奮又豪邁又灑脫。明白每個失敗有好多因素,沒有公式化,每個過程,每個時期,都有一個因素,永遠都是未知數。

翁總建議,要減少失敗,有四個注意事項可以當它為座右銘:「貸款不要太多、量力而為、多學習多觀察自己提升、物極必反-膨脹之後就是萎縮。」

華社概念新詮釋

談起華社,翁總就侃侃而談。他說,如果把華社定義為:55歲到80歲、見報率高的華社精英,那麼也許不超過1千人,這個定義非常狹窄,而他不希望陷入狹窄的胡同裡,他要的是為更廣大的華裔做事,為印尼國家做事,那才是他真正的抱負。他希望首先把「名人和英雄」的概念厘清,並引述外國學者對二者的定義,名人是靠媒體捧場、見報率高而紅,英雄則是自我創造。

他認為組織社團有幾個基本條件:第一,為一個清楚的目的而成立,第二,須準備好5年到10年的工作藍圖,第三,要有群眾,第四,必須具備連續性和繼承性,所以必須有年輕一代為基礎會員。

目前他已經在棉蘭,巴領旁,錫江、峇厘開設分會,半年後將召開工作會議,設立8到9個部門,項目包括:對外、對內、訴訟、福利(華裔子弟)、投資、旅遊、新聞部等。他堅信一年後將可以看到成績。

他說,組織社團是為著服務,為服務廣大華裔,出錢出力出時間,還得有包容心、容忍心,這樣才能服人。既然「生於斯、長於斯」,這個國家給你飯吃,給你水喝,應該從印尼公民角度,為著印尼國家的利益著想,這樣我才做這樣的事,這是很正常的想法。

總主席工作計劃

翁俊民在其印尼中華總商會總主席工作計劃,寫著:「印尼華人祖先從中國來到印尼落地生根已有近千年歷史。從印尼被殖民時期、獨立前、獨立後、舊秩序時代、新秩序時代到改革時代,很多華人都參與作出貢獻。在上述動蕩年代發生數次排華事件,特別是1998年發生5月暴亂事件期間,還沒有看到華商組織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新的印尼中華總商會的建立,希望本組織有能力代表印尼華族的存在,並能為全體成員的平安與繁榮興旺作出積極貢獻。」

「願景:使印尼華人在日常生活及營業活動中成為知書達理及有高尚道德的社會群體,並積極參與建設惠及全體印尼人民的公正與繁榮的社會。

使命:(一)從內部及外部鞏固印尼中華總商會組織。(二)通過在上述華人聚集地區設立分會,把印尼中華總商會的觸角延伸到全印尼有華人生活的地區。(三)吸收更多的華族階層人士成為會員。(四)使印尼中華總商會成為全印尼華人在慈善、教育、謀生和經商活動中相互交流與溝通的平臺。(五)使印尼中華總商會成為在國內及國外都緊密團結的組織。」

組織名稱固然更衣,精神內涵原定不變,想必這是翁俊民表現奉獻社會的大好機會。◇

翁俊民簡介

出生: 1952年3月26日於印尼東部泗水市
學歷: 2008年榮獲泗水市8月17日大學的榮譽博士
1987年美國舊金山金橋大學,以滿分成績考完工商管理碩士
1976年畢業於新加坡南洋大學攻讀商業學士

活動: 中華中學建校監督委員會董事長
印尼社會福利統籌部長的特別助理
現任印尼全國乒乓球協會會長
東南亞乒乓球協會副會長
美國南加州大學大使
班查西拉大學董事會副會長
加州伯克萊大學董事會受託人(印尼和東南亞區域首位獲此殊榮)
陸軍參謀長成立的全印尼柔道協會的特別助理
1999-2003年擔任全印尼摔跤協會的副總會長
1987-1988年泗水Airlangga大學特別邀請教授
2006年被Ernst&Young Entrepreneur提名為年度企業家
1990-1993擔任金橋大學董事會受託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洛僑中心園藝講座吸引千人冒雨進場
馬國將增設消費稅 朝野議員辯論
英國醫改外國人將不能免費看病
台北秋葉原BOT 4月選出最優廠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