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關面目全非 大理拆毀唐代古城墻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雲南大理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唐代南詔國和宋代大理國均建都於此。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的龍首關,是研究南詔以來大理地區政治、軍事、歷史的重要實物證據。但是如今的龍首關卻因為當局擴建公路而被拆毀得面目全非,僅剩的幾段城墻也危在旦夕。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南詔國統一了大理地區後,在洱海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別建立了兩座關隘,稱為「上關」和「下關」,也叫龍首關和龍尾關。龍首關西靠蒼山雲弄峰,東臨洱海,始建於南詔皮羅閣時期,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後歷代均有修繕,是研究南詔以來大理地區政治、軍事、歷史的重要實物證據。

龍首關現存遺址,北城墻全長600米,最高處17米,底寬15米。距北城墻約700米的南城墻長900米,高12米,底寬18米。整個城的磚石等建築物,在各現存古城中亦屬罕見。

2007年,大理市委、市政府決定擴建國道214線上關至北五里橋段。開始施工後,南城墻、西城墻陸續被挖了一個大缺口,卡車轟隆隆地開了過來,進行打樁建基。這時村民們才知道,最後出臺的施工方案,竟是橫切龍首關南、西、北三道城墻的路線。這樣,新建的公路將穿古城而過,龍首關遺址將被嚴重破壞。

目前,龍首關遺址南城墻、西城墻、兩道北城墻已不同程度遭到破壞,破壞面積達12,350平方米。

最後的道路施工方案對古城遺址大肆破壞和野蠻施工,讓世代居住於此的上關村民們難以接受。「龍首關、龍尾關是不可分割的,龍首關被破壞了,大理的歷史就不完整了。我們大多是原來龍首關守城戍邊的將士後裔,看到這樣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就要毀於一旦,真是感到惋惜呀!」上關村村長沈康生扼腕嘆息道。

沈康生說,最後的施工方案,有關部門根本沒有向村委會和村民們通報。除了破壞文物,在龍首關內的施工將採用爆破、鑽井、挖掘等作業,會大大增加地質災害發生的幾率,危及上關村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村民們一直向有關部門反映,至今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覆,工程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村民們表示,對上關村民而言,若此時不盡力將龍首關古城遺址保護下來,他們將「上無顏面對先祖,下無法對後人交代,成為永遠的罪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外交部處長:相見恨晚 神韻非常精采
屏東縣議員:神韻散播藝術種子
屏東縣政府秘書長:神韻展現堅貞信仰
華文報記者:非常震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