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公 外企高管向溫家寶表達不滿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德國兩位企業高管近日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會面上,表達了對中國政府對待外國企業方式的擔憂,這是眾多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處於不公平競爭中對其政策進行批評的又一例子。不少歐盟企業認為,中國對外資的監管環境,在最近兩年將進一步惡化。而中國政府落實法規的矛盾方式成為在華美國企業最大的擔憂。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 AG)董事長賀斌傑(Jurgen Hambrecht)及工業綜合企業西門子(Siemens AG)首席執行官羅旭德(Peter Loscher)與溫家寶舉行了會晤,與會人士透露,他們重申了外國公司對中國一些規定的批評,外國公司指稱這些規定迫使他們將有價值的知識產權作為交換,以獲得市場進入。

這是7月16日於西安舉行的圓桌會議上發表的以上言論,與會人士包括德國及中國的企業高管,還有中國總理溫家寶和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由於德國記者出席了會議,使這些聲明異乎尋常地公開。

巴斯夫公司董事長賀斌傑說,為了在中國做生意,外國企業面臨「被迫公開技術」的困境。

西門子公司首席執行長羅旭德在會上說,德國企業希望在中國市場能夠被公平對待,技術轉讓應該嚴格遵守自願原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應該得到強化。

在過去6個月裡,許多外國公司高管也發出了不滿。私下表示,它們正逐漸被擠出中國市場,因為本土企業越來越受青睞。批評之聲正變得罕見地尖銳。

外國企業正在走出「中國蜜月」

據中國歐盟商會六月底公佈的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有百分之40的歐盟企業認為,包括登記程序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在內的對外資的監管環境,在最近兩年將進一步惡化。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CEO)傑弗里‧伊梅爾特近日對中國政府發起少有的猛烈抨擊,他認為,中共越來越敵視外國跨國公司,並指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公司不想成為中共投資商的殖民地。

伊梅爾特在羅馬向意大利頂尖高管表示「我真的對中國感到擔憂。」他指責中國政府的保護主義傾向日益濃厚。 「我不確定最終他們是否想讓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贏,或者讓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取得成功」。 上述知情人士說,伊梅爾特表達了對中國的不滿,因為中國試圖把技術吸走。

通用電氣在中國有1.3萬名員工,在航空、減少煤炭污染和火車機車領域簽署了技術分享協議。

普遍認為,中國近年來經濟飛速增長之後,財大氣粗的心態不僅表現在國際場合,也同樣顯示在對待在華外企的態度上,從以前的熱情急切的歡迎,到現在的滿不在乎。

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家張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前不久發生谷歌在中國的經營之爭時,產業信息部長和國資委、發改委高官講話時表現出極其傲慢的態度,似乎在說:您願來就來,不來隨便。

「玩弄統計數據」

媒體報導,溫家寶在反駁一些批評者時說:「一個投資環境不好的國家,是不會出現這樣大批外資蜂擁而至的情況的。」他還把今年上半年和去年的外國投資作比較,同比增加了19%。

經濟學家張煒指出,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去年上半年是外資在中國投資跌幅最大的時期,這樣的比較有玩弄統計數據之嫌,缺乏說服力。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有關部門在審批外國資本的經營執照時,尤其是那些與意識形態相關的領域,審查的比過去更嚴厲苛刻,也導致外國投資者對投資環境惡化的擔心。

除此之外,缺乏法治的投資環境、取消外國公司在稅收方面的優惠、以及最近接連發生的外資企業罷工後導致產業成本上升等,也是讓外商感覺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中共兩手策略 外商抱怨司法不公

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顯示,中國政府落實法規的矛盾方式成為在華美國企業最大的擔憂。

調查表明,在華美國公司最為擔心的是中國當局對法律的隨意詮釋以及從不給出明確的法律定義。

許多受調查公司認為,中國當局鼓勵政府部門購買本國電腦軟件產品的有關規定是企圖把外國公司擠出中國市場。

有關公司稱,令他們對中國經商環境悲觀的原因是中國政府對外國公司的歧視政策和中國司法缺乏一貫性的問題。

這一調查是去年底做的,之後發生過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和力拓員工被判刑的事件。

有專家分析,中共制定法規要求外商必須將關鍵技術的智慧財產權轉移至中國註冊,或者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才能將公司產品申報官方換取「認證」,在獲取認證後,產品才能登上中共政府機關的採購名單中。

無論是何種方式,擺明了就是要技術,無怪乎各國商會群起攻之,將這套策略比喻為「中國貿易保護主義」。認為中共在玩弄「兩手策略」,一來希望將產品賣到其他國家去好維持經濟成長,二來卻又要透過政策來吸收外商的關鍵技術、專利。

媒體報導,2007年,占中國加工貿易企業半壁江山的港企,逾萬家撤資離去,北方近百家韓資企業撤離,也有外資企業將中國生產基地搬遷至東南亞國家或印度。

港商維權組織成員薛寶仁認為,大陸投資優勢不再,很多港商都在找退路:「沒有優勢了,作為商人要計算成本,有沒有錢賺,現在很明顯的是,錢也沒有辦法賺,而且到大陸是『開門招商,關門打狗』,現在港商普遍都知道這個情況。」

對於外商撤離的原因,薛寶仁卻認為法律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中共體製造成司法不公,他慨歎共產黨的政策朝令夕改,一不小心就成為受害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朝日啤酒委三商行產清涼飲料
默克爾訪華 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德國和中國公司抱怨中德貿易障礙
「告御狀」農民擔心報復逃亡有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