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食品系列連爆 溫:道德滑坡 民:監管何在?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導)近一週來,大陸媒體連續爆出「黑荳芽」、豬肉變「牛肉」、染色饅頭、硫磺薑、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普通食品紛紛加入「有害食品大家族」。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由來已久,人們早已陷入食品安全曝光疲勞,安全監管們總是「馬後炮」,監管漏洞嚴重。中國人還能吃甚麼?溫家寶近日對此談到「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人們忽然回味過來,領導們在吃甚麼?集中火力打毒食品,又是哪個高官要下臺了?

監管「馬後炮」:曝出來就查,曝不出來就算

新華網18日報導,從近期曝光的「染色饅頭」、「回爐麵包」、「瘦肉精」豬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頭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馬後炮」監管,並不少見。

譬如,染色饅頭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最終上到百姓餐桌,需經過企業內控、質監、工商等諸多關口,但遺憾的是,除了經營者「黑心」外,安全監管防線「集體失守」。

在疑雲未散的「瘦肉精」事件中,有關部門排查後對外界稱,確認的「瘦肉精」陽性生豬主要集中在河南濟源周邊四縣市。而「巧合」的是,媒體所曝光的,也是這四縣市。「搞調查的媒體掌握得這麼準?沒被曝光的就全都讓人放心嗎?」一些百姓仍心存疑慮。

2010年底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中,當地的假葡萄酒業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條龍」,甚至帶火了當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劑及製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標籤廠家,而當地的監管部門竟「渾然不覺」。直到被曝光,才開始「迅即」介入……

2008年發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從當年3月起三鹿集團、有關部門就陸續接到消費者反映,各級檢測機構先後多次對三鹿奶粉進行檢驗,「均未發現問題」。直到9月被媒體曝光後,地方政府和企業才開始「徹查」。

目前中國共有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40多萬個,有人說,目前監管部門人手相對較少,快速和常規檢測能力不夠完善。但「監管難度大,但這並不能成為監管缺位的『擋箭牌』!」山東大學社會問題研究專家馬廣海教授認為,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得過且過,曝出來就查,曝不出來就算,這樣食品安全事件焉能不發生?

此外,調查發現,監管單位竟然「生財有道」。一位食品審查員舉例說,執法中即使發現造假也不能罰死,罰太狠了,下年找誰收錢去?本來罰10萬元的現在罰1萬,企業交了「保護費」,焉有不放之理?這樣的怪象下,監管人員快與違規企業成為「利益共同體」了。

領導們在吃甚麼?

《京華時報》18日報導,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說,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不過,有分析指,「道德滑坡」是一方面,哪個社會都有道德敗壞的人。但在此處,政府食品安全監管嚴重缺失,對不良企業打擊不夠,才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重要的是,中共官員們卻有「特供」,跟「毒食品」無「緣」,如果他們自己及親人都吃到「毒食品」,相信監管力度會大很多。

多年來,一直有媒體報料,中央特供處提供的食品,是特供基地產出的超級低碳、純綠色食品,及有錢難買到的商品,價格幾乎是白送。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領導人享受特殊食品,據說始於1949年中共建政,從蔬菜和大米到香煙與白酒,包羅萬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特供制度實際上是目前中國氾濫的特權體制的一個縮影:「一些高官們享受著特權,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自然就很難解決。而且他們自然也就要維護現有的體制,根本不想從民主與法制這樣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因此特供制度正是食品安全危機的保護傘。」

如今不僅中央,地方大員也都吃起「特供」。有網民披露,近日聽民工說,他們正在濟南長清區,為某政府機關(省直,市直,或者其他)建設蔬菜特供基地。那個民工說,蔬菜基地規模很大,包工頭每天都開車拉一大批民工過去建設。都是為官員提供蔬菜,普通老百姓是吃不到的,他們認為市場上的蔬菜農藥太多,對健康不好,自己弄著更放心。很多有權有勢的機關單位,都致力於建設自己小團體的綠色環保食品基地。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人猜測,大概是前幾年關於特供的報導給地方官員們提了醒,讓地方官員們意識到中共上層是根本不管他們的死活的,所以為求自保、自私,就搞起了自己的特供基地。說不定過一兩年,就漫延到縣級政府。

人們也還記得,毒奶粉事件中,「結石寶寶家庭同盟」的發起人、人稱「結石寶寶之父」的趙連海,在被超期羈押近1年後,去年11月10日,被北京市大興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當時,判決一出,民眾群情激奮,怒罵法院罔顧良知、執法犯法。可是,中共高層領導可曾理睬民眾聲音?


近日曝光的中國毒食品(合成圖 )

幾天來連續爆出有毒食品

近一週來,大陸媒體連續爆出有毒食品,有民眾質疑,不知又是哪股風刮過來,為高官下臺打前陣,也不知何時喊停,趕緊曬曬毒食品,讓大家小心。

黑豆芽:4月17日,瀋陽近郊端掉6個黃荳芽黑加工廠,查獲摻入有害物質荳芽25噸。經檢測荳芽中含有亞硝酸鈉、尿素、恩諾沙星等,其中人食用含亞硝酸鈉的食品會致癌;恩諾沙星是動物專用藥,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豬肉變牛肉 :4月15日,安徽工商部門查獲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劑店都可買到。而過量食用牛肉膏或會致癌。

溫州染色饅頭:4月15日,溫州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製售染色饅頭作坊。該作坊用檸檬黃、糖精鈉、玉米香精等多種添加劑炮製玉米饅頭、白饅頭。沒有一顆玉米,卻做出成千上萬的「玉米饅頭」。據悉,3月22日到4月14日該作坊賣出約19.48萬個染色饅頭,其中1.1萬個賣給附近一所高校。

上海染色饅頭:4月12日,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其主食專櫃都在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的三種饅頭,高莊饅頭、玉米饅頭和黑米饅頭。有工人說:「我是不會吃這些東西的,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染出來的「玉米麵」,每天生產三萬個饅頭,全部送往大超市。

硫磺薑: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門在一個蔬菜市場查獲一批硫磺熏製過的「問題生薑」,共約1,000公斤。據介紹,一些商販把品相不好的生薑用水浸泡清洗,然後用化工原料硫磺進行煙熏。與普通生薑相比,「硫磺薑」看上去又黃又亮,顯得很鮮嫩,市場上可以賣出好價。化工原料硫磺對人體健康有害。

此外,還有「瘦肉精」大排查。據不完全統計,1999年~2005年,國內共有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豬肉中毒;雀巢米粉含砷量超過標準兩倍;此前還有「毒奶粉」、「地溝油」……

食品安全曝光疲勞 監管漏洞令人驚心

有評論員說,從生氣到憤怒、再到無奈和漠然,人們在反覆遭遇打擊時,通常會有這樣的心路歷程。按道理,遇到「染色饅頭」、「豬肉變牛肉」、「廚房變染坊」等光怪陸離的新聞事件,第一反應就算不是出於憤怒,起碼也要「嘖嘖稱奇」,然而,更多人對這些新聞的反應卻是見怪不怪、無奈調侃。

評論說,要提升信心,得有實在的舉措。「零容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該懲罰的,罰他個傾家蕩產;該追究的,不能不了了之。違法成本遠遠大於違法收入,才能形成「高壓線」,帶來威懾力。

相關新聞
周曉輝:「泱泱大國」形象的建立要靠CNN?
普通民眾:跳出黨文化思維看中共
玉清心:真想讓中國人斷子絕孫嗎?
笑一大:三十年「經濟改革」是個什麼玩意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