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武德醫德 李有甫演講吸睛

人氣 3

【大紀元2011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林怡香港報導)武術和中醫、養生有何相連?病的根源又在哪裏?曾榮獲世界盃武術冠軍的武術大師李有甫,也是中醫博士,昨日專程來香港舉辦一場「武術的內涵與中醫養生」講座,就這些困擾不少人的問題一一作出解答。他指出,傳統的養生學十分重視道德,人人都有善念,不僅身體健康,世界也會變得美好。

目前擔任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的武術大師李有甫,在結束了8月初在台灣舉行的武術大賽初賽之後,昨日受新唐人電視台和大紀元時報邀請,專程來港舉辦講座,和數百名參與者分享他數十年來在武術和中醫養生方面的心得。

「最棒的英雄是止惡揚善」

李有甫博士開篇即指出,武術首重武德,武德是講究止惡揚善。曾經有小孩子問他,最棒的英雄是誰,他笑答:「我認為最棒的英雄是止惡揚善。」所以習武之人選徒弟,先看其道德。李有甫憶述他習武時的師傅──中國首位武術教授,山西大學陳盛甫教授和他上第一課,首先講孟子的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令他終身受益。而且師傅很少誇他,後來他才明白師傅的苦心,要以德為先。經過考驗之後,師傅見他是可造之才,悉數傳授武功,10年以後他得了全國比賽武術冠軍。

對於武術和中醫養生有何相關,李博士指出,中國傳統武術有養生的內涵,比如打坐、調呼吸、通經脈,都是為了身體的健康,中醫則是調節陰陽平衡,所以武術師傅很多懂得中醫。而為醫之人也要重醫德。「師父教徒弟,用心良苦,重德,你就練得好。醫德也是這樣,中醫有個訣竅,比如扎針,要病人放下一切惱火、抱怨、急和慾望,這個人扎完針,真棒。這招比藥房還有用。」

李有甫治病也有自己的準則。「我治病的時候集中精神,把別的事情都忘掉了,修你自己,治別人的病。我看病,可以用草藥不用動物的器官,比如虎骨、鹿茸等不用,因為你殺生,獲得別人的生命,離養生太遠了。今天的人類,走私動物器官,把活人器官拿去賣。這樣下去,人類社會還怎麼辦?」

他指出,因為道德下滑和偏離,目前人類生存的環境惡劣,比如現在的水的狀況,全球缺水,江河污染,就是人類道德的寫照。他引用日本著名的水結晶試驗指出,當人具備善念時,水就會變得美好,反之水就很醜陋;希望人人都有善念,返本歸真,不僅身體健康,世界也會變得美好。

有讀者問,如何治療憂鬱症和精神病?李博士指出,現代人壓力大,所以憂鬱症患者甚多,最重要的是周圍的人要開導,改變天生悲觀的態度。而精神病,中西醫都可以治,最困難是精神病患者要配合治療有難度,可以先嘗試西醫控制,等調節到一定程度再找中醫進行整體治療。

對於有讀者問幹細胞等治療效果,李博士表示,科學試驗需要一定時間觀察,要長遠來看才能下判斷,但他個人比較保守,相信道法自然,比如心臟旁邊長個瘤子,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動它。要調整你身體情況,修煉有益身心的功法,效果更好。

業界深有同感 盼發揚傳統武術

現場也吸引了不少武術界人士和中醫出席。將近70歲的白眉派林祖體育會長林祖稱讚李有甫博士講的是專家之言,深有同感,並希望共同推動傳統武術發展,「希望推動這些年青人繼續承傳它,不要斷絕」。

蔡李佛的陳健民師傅稱讚李博士講得非常的好,「他的內容很廣泛,非常的豐富,我想在中醫與道德方面幾個小時都說不完,應該抽多些時間講給我們聽。」他表示自己的父兄都是以傳統武術配合中醫作為養生,希望有機會再聆聽李有甫的演講。

同行的梁師傅也表示聽得津津有味,他說:「我覺得醫師講的講座非常有意義,造福人群。我70幾歲,都坐這兒很精神地聽,他講得好,有氣氛,就像人家做大戲,有動作、有感情、有韻味,全部都做出來。」

年青的詠春體育會教練譚煜林帶領多位學生前來,笑言獲益良多。「許多關於武德、道德、中醫的論調,我覺得獲益良多,可以增廣見聞,涉獵很多不同的領域。譬如中醫,很多人面對的不同問題,李博士都很有條理、很細緻地一一講解,我相信在場來參與的所有觀眾包括我們都獲益良多。」他希望將來有機會,李博士能再來香港。◇

相關新聞
武術名家:大陸新武術是「樣版武術」
臥虎藏龍 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今登場
李有甫:神傳文化中的文武道德
尋傳統心法 武術大賽今開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