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從未抱歉》 真實的艾未未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7日訊】由美國導演兼記者克萊曼(Alison Klayman)拍攝的記錄片《從未抱歉》於6月14日在德國院線上映。該片記錄了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維權歷程,也涉及到了他個人生活中一些鮮為人知的部份。德國觀眾對該片有何看法?德國之聲記者在波恩的一家影院進行了採訪。

觀眾對艾未未和中國文化感興趣

據德國之聲報導,雷克斯影院(Rex-Kino)坐落在波恩安德尼希區(Endenich)的一條普通的街道上。觀影前,記者採訪部份觀眾:他們是怎麼樣知道艾未未的,以及他們為何打算來看這部影片。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表示:他們是從報紙和電視等媒體的報導中獲悉艾未未的消息的。至於觀影的原因,有部份觀眾是出於對藝術的興趣。

一位受訪的較為年長的女士說:「我的女兒送給我了一本介紹倫敦藝術展的冊子。因此,我對艾未未產生了興趣。」另一位生活在德國的韓國觀眾表示:「我自己也是一名藝術家。因此我對艾未未一直很感興趣。當然,我對中國的發展和政治很好奇。(我也很好奇)中國的藝術家怎麼創作。”

也有觀眾是由於在艾未未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才產生了觀看電影的興趣。一名觀眾說:「他在他的國家過得很艱難。我很好奇,《從未抱歉》將表達甚麼。」

另一名年輕觀眾表示:「因為我昨天在網上讀到了該片的介紹。人們能從這部影片瞭解(汶川)大地震的情況,這就是我來看的主要原因。」

當然,一些觀眾不僅對艾未未其人感興趣,而且對中國也很好奇,因此選擇來到影院。一位受訪的中年男子表示:「我聽到了許多關於他的消息,但是對很多事情還不是很理解。所以,我想也許通過這部影片能夠更好地瞭解這個國家,以及瞭解他(艾未未)做了甚麼。」

一位去過中國的女士說道:「我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因為我在那裏呆過。」她接著補充說:「我曾住在那裏,所以我對中國的印象可能和沒在那裏呆過的人的印象有些不一樣。我非常非常願意在那裏生活,我瞭解到了中國人很多積極的方面。我對政治不是很關心,更多的還是對這個國家和它的人民感興趣。」

觀眾深受觸動

整部影片時長約一個半小時。在觀影過程中,一位坐在記者附近的女士,不時因為情節的起伏而發出唏噓。電影散場後,記者採訪了這位女士,她似乎有些哽咽,反覆表示:「影片很觸動我,我被影片深深地打動了。我需要一些時間來回味這部影片。」

一名年輕觀眾認為該片非常有趣,他通過影片瞭解到人們如何通過藝術與國家體製作抗爭。他覺得艾未未敢於挑戰官方,他反對不公正,致力於為人們爭取更多的權利。至於艾未未的藝術,他說:「艾未未在倫敦展出的《葵花籽》,和圖畫不一樣,人們甚至可以走在上面,能直接地觸摸和感受,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另一位觀眾他說:「我終於理解他做的一些事情了,比如那些葵花籽。原來我不是很瞭解,但現在就明白多了。又比如那個花瓶:他把那個花瓶打碎了,這和政治有關,也和人有關。我對中國的瞭解增加了一點。無論如何,對我來說這部影片值得一看。」此外,他還表示艾未未是一個獨特的、富有創造力的,且相當真實的人。

還原艾未未

「真實的人」,這也是《南德意志報》對該片的觀點。該報6月14日的一篇評論指出:「很明顯,影片對藝術或是政治著墨不足,而是重點介紹了艾未未這個人。」「文章指出,影片中的艾未未不僅是一個受到迫害的『國家敵人』,更是這個人民共和國的超級明星。」

(責任編輯:洪微)

相關新聞
兩天500萬人次訪問  中共令艾未未關攝像頭
【陳思敏】:艾未未:中國早就應該有民主
艾未未將起訴北京稅務局
艾未未稅案再起波折 京法院要求加蓋公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