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學校收碎屍包 中國留學生慘案恐懼蔓延

人氣 74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清風綜合報導)週三(6月6號),加拿大蒙特利爾警方表示,溫哥華2所小學6月5日收到的人手和人腳包裹,相信和中國留學生林俊(Lin Jun)遇害分屍案有關。目前林俊的頭顱還沒有找到。林俊(Lin Jun)案嫌犯日前已在德國柏林被捕,德國方面表示,有望在一週內將嫌犯移交給加拿大起訴法辦。目前,林俊案已引發中國網路論壇對海外留學安全的熱議。

溫哥華警方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天下午,溫哥華一所小學收到一個包裹,工作人員打開後發現裡面裝有人手。幾個小時後,另一所小學表示,收到裝有人腳的包裹。警方當天沒有進一步公布案情,說:「目前重點是調查受害者的身份,以及包裹從何處寄來。」

6日,溫哥華警方表示,蒙特利爾當局將接管溫哥華2所學校收到人腳斷掌的案子。

據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報導,蒙特利爾警方指揮官伊恩•拉弗雷尼埃(Ian Lafreniere)說,「所有的線索令我們相信這是相關的。」他表示,溫哥華學校收到的人手和人腳包裹是寄自蒙特利爾,他還說,2個包裹是由加拿大郵政系統郵寄。現在包裹已經寄出到蒙特利爾,進行DNA測試。

中國留學生碎屍案嫌犯德國柏林被捕

林俊(Lin Jun)遇害被分屍案凶嫌馬格諾達(Luka Rocco Magnotta)已於4日在德國柏林被抓獲。

巴黎第17區市政府官員布裡熱•庫斯特女士(Brigitte Kuster) 對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表示,被全球通緝、法國媒體稱為「蒙特利爾屠夫」的馬格諾達的行蹤,被巴黎第17區的攝像機拍到。

隨後,馬格諾達來到了德國。柏林警方證實, 馬格諾達在一間不起眼的網吧裡被網吧工作人員認出。警察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往該網吧,在確認了嫌犯的身份後,警方逮捕了馬格諾達。這家網吧位於柏林一條遍佈土耳其和黎巴嫩商店和咖啡館繁忙購物街。

柏林警察局英語新聞發言人斯特凡.瑞爾迪其(Stefan Rieldich)隨後宣布,我們今天逮捕了馬格諾達。

瑞爾迪其說,馬格諾達當時告訴警察一個假名,在警察揭穿他的謊言後,馬格諾達說:「你們找到了我。」逮捕過程中,馬格諾達沒有反抗。

凶嫌不反對被引渡回加拿大

馬格諾達5日在德國柏林的法院出庭。一名柏林檢察官表示,有關馬格諾達引渡的聆訊將持續數天,並會閉門進行。

法官下令對他採取拘押措施。馬格諾達隨後被從警方的拘留中心轉入柏林一所監獄。

柏林警方發言人說,馬格諾達表示他不反對被引渡回加拿大。

德國方面表示,有望在一週內將嫌犯移交給加拿大起訴法辦。

馬格諾達涉嫌謀殺33歲的中國留學生林俊,將其分屍,並將殘肢郵寄加拿大各地。他5月26日從加拿大蒙特利爾飛往巴黎,後於6月1日乘長途汽車進入德國柏林。

面臨多項重罪

加拿大警方表示,馬格諾達將面臨一系列的罪名指控,包括一級謀殺、褻瀆遺體、敗壞道德、使用郵政系統投遞「猥褻、不當、不道德或淫穢物品」以及恐嚇聯邦總理等。

馬格諾達將謀殺過程錄下來並放在網上,部份碎屍寄往哈珀總理的保守黨辦公室和自由黨競選辦公室。

上週二,加拿大保守黨渥太華總部收到一個裝載人腳的郵寄包裹,隨後郵局在一個寄往自由黨總部的包裹中發現一只人掌;就在保守黨總部收到人腳郵包之前,蒙特利爾一幢公寓的管理員在一個行李箱中發現一具赤裸人體軀幹,頭和四肢不翼而飛,警方認為這些殘肢來自同一名受害人。

上週五,警方確認死者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林俊,林俊來自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他於2011年7月入讀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的康戈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

中國學生遇害案引留學安全爭議

林俊案已經成為中國網路論壇的熱門話題。事發後,大陸一些網友表示, 「北美留學不安全」、「加拿大中國留學生境遇堪憂」,也有天涯網友認為林俊交友草率和不慎是其遇害的主要原因。有報導指,林俊本人是同性戀。

加拿大當地媒體普遍認為,這類案件都發生在私人場所而非校內,不能以此證明外國留學生、尤其中國留學生的處境特別不安全。

有分析說,出國留學意味著來到陌生的地界,這就需要留學生在熟悉新環境的同時,需要瞭解哪些是危險行為,並且拒而遠之。

據悉,馬格諾達是一位色情電影演員。《太陽報》還報導說,馬格諾達有著虐殺動物的不良記錄。去年12月,馬格諾達因在網絡公佈自己虐殺兩隻小貓的視頻而引起公憤。犯罪行為學專家稱馬格諾達的殘忍正是他想吸引眼球的方式,犯罪嫌疑人曾患過抑鬱症,還嗑過藥。

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館的中國微博網站發帖表示,加拿大是值得外國學生和家長信任的安全國家,人民友善,林俊案是個案,不足以影響中加兩國人民之間的信任。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加拿大殺人碎屍案 死者為中國留學生
加拿大碎屍案 遇害中國學生父母赴加
加拿大肢解中國留學生嫌犯 德國網吧被捕
警方:播放碎屍視頻網站 極可能被指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