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5種海上非軍事力量 管理無序常處下風

人氣 32

【大紀元2012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明健報導)近年來,中國與鄰國發生的海上主權紛爭事件不斷增加,對於海洋的監管,中共通過邊防海警、海監、海事、漁政、海關等5個部門來完成,因為中國海上監管力量分散,各部門又各行其是致局面混亂而常處下風。

日本政府通過准軍事力量海上保安廳對領海進行監管,而相對於日本,中國對領海的監管就顯無序與混亂。

海上監管混亂 雪藏准軍事力量

中國通過非軍事力量對領海進行監管,主要由邊防海警、海監、海事、漁政、海關等5個部門來完成,但當與鄰國發生海上主權爭端時,一般以海監船和漁政船為主。如近日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就只有海監船和漁政船,它們分別隸屬於中共國家海洋局與中共農業部。

而在上述五個部門中,邊防海警是唯一具備准軍力量的單位,船隻配備先進的武器系統,但在近年發生的海上爭端中卻極少介入。

邊防海警隸屬中共公安部邊防局,負責近海海上治安,編入武警邊防部隊序列,配備武器,與其它海上監管部門相比,邊防海警獨具備准軍事力量。

目前,千噸級「1001」艦是邊防海警的旗艦,排水量1617.5噸,設有直升機庫平台甲板,裝配37毫米艦炮和14.5毫米高射機槍等武器系統。海警還配備2艘由原海軍護衛艦改裝的,舷號為「1002」和「1003」的巡邏艦。

此外,618B型輕巡邏艦也大量部署到邊防海警,其排水量為651.38噸,最大航速25.6節,續航力為2000海里,艦上配備武器,裝有37毫米艦炮、64毫米防爆炮和高壓水炮。

海監、漁政空手赴釣魚島 隔空喊話宣示主權

當中國與鄰國發生海上主權爭端時,往往以不具備武器系統的中國海監船和漁政船為主力船,應對對方的軍艦或准軍事力量。如近日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監船和漁政船,面對配備武器的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只能隔空喊喊話。

中國海監隸屬中共國土資源部下設的國家海洋局,主要職能是對領海包括海岸帶實施巡航監視,不屬於武裝力量,艦船不配備武器。據推測,日前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10艘海監船,多是隸屬於海監東海海區總隊。

中國海監總隊在中共國家海洋局領導下,是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海上監管單位,由中央、省、市、縣四級海監機構共同組成。其下分為:北海海區總隊、東海海區總隊和南海海區總隊。3個海區總隊下轄9個海監支隊、3個航空支隊、3個維權支隊,總人數達7000多人。

中國海監裝備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共計10架,海監船超過400艘,總人數逾7000人。海監船多由軍艦改造,不配備武器,有的配備少量輕武器(如衝鋒鎗、手槍)與直升機起降配套設施。海監83號船是海監總隊的旗艦,2005年入列,排水量3980噸,續航能力為10000海里,有艦載直升機起降平台,不配備武器。

與海監船一同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中國漁政船,隸屬於中共農業部,主要職責對內維護漁業生產正常秩序,對外保護中國漁業權益。

漁政船一般按大小分為3類:大型的總噸數在千噸以上,中型的數百噸,小型的只有幾噸至幾十噸。大、中型一般用於外海漁場,小型用於近海或內陸江、河、湖泊和水庫漁業。

中國漁政旗艦311船,是目前中國噸位最大、綜合性能最好的漁政船。該船由海軍退役軍艦改造而成,主要負責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的護漁護航任務,同時參與應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紛爭問題。

311船,總噸位4450噸,最大航速20節,原是海軍南海艦隊「南救503」船,2006年底調撥給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

中國海事局是交通部下屬的海上監管機構,負責行使水上安全監督和防止船舶污染、及海上設施檢驗等工作,履行交通部安全生產管理職能。

中國海關緝私局屬海關總署和公安部雙重領導,以海關領導為主。除擁有陸上武器裝備,還擁有212艘緝私快艇。但海事局與海關極少參與近年發生的海上主權爭端問題。

有分析指,這五個單位各行其事使海上力量分散,又常以不配備武器的船隻參與海上主權紛爭,或成為處理該事件的主要力量,而與其它國家多出動軍事力量或准軍事力量相比,這更易使中國處於不利地位,走過場之意更大於實際。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釣魚島紛爭中共火上加油 稱大陸架延至沖繩
外媒:釣魚島之爭 北京在玩危險遊戲
釣魚島事件延燒  影響藝人演出
組圖:「反日保釣」變打砸搶燒 毛左黑手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