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貌:是不懂得,還是不肯做?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31日訊】我是一個教師。我大部分時間用於教書。剩下的時間用來處理日常生活的事,還有一部分時間在論壇寫作。我的文化程度只有大學本科,並沒有參加過什麼專家培訓,也沒有接受過更高學歷的深造。大學時就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這些年一直保持下來,但由於工作忙碌,讀的書籍有限,遠遠比不上那些專家學者。

如此看來,我是一個談不上有什麼學識的人。也談不上是一個有什麼才華的人。我所有的,只是一顆基本的做人道德良心;只是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而不輕易盲從;只是憑自己的本事勤奮幹活,決不偷懶。在我深感自己學識淺陋、品德平庸、能力之時,我總是對那些當官的人充滿羡慕:官員既是一件重要工作,也是一項社會榮譽,歷來是各方面人才必爭之崗位。他們真幸運,能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我總是對那些學者專家充滿敬仰:和平時代得以靜心治學,本身便是生而為人的最大幸福之一;又能得到國家器重,為國家富強繁榮出謀劃策,這更是人生莫大榮耀。我總是對法官充滿敬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在一件事上主持正義,揚善抑惡,已是很了不起的事;作為一個法官,卻能以法律的名義,能在無數事上主持正義,這是何等了不起的事啊!我總是對記者這個職業充滿讚賞:我們這個世界既有真善美,又為假惡醜,記者通過他們的筆或螢幕,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維護著社會和諧與民眾福祉,這又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啊!他們難道不算現代文明的天使嗎?我總是想,以上種種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華,擁有時代提供的良好環境,處於崇高而重要的崗位,如果他們有著一顆普通人的道德良心:愛護國家、有正義感,有敬業精神、對民眾負責,那麼,這會給民眾帶來多大的好處啊!會帶給國家多大的利益啊!

但是,生活充滿怪事。許多問題,實在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卻誰都不去做。許多問題,實在十分簡單明白,誰都知道應這樣去做,卻偏偏那樣去做。許多問題,應及時去做,不宜拖延,卻偏偏要一拖再拖,直至事態嚴重。結果導致民眾利益遭到損害,國家利益也遭到損害。

比如,黑磚窯事件。黑磚窯在山西一直存在,山西各級市長、縣長、鎮長真的不知道嗎?黑磚窯雇用童工,違反國家有關法律,那些勞動監察部門的官員,難道真的不知道嗎?大量的黨員及黨的幹部捲入黑磚窯事件中去,當地的紀委領導對此真的不知道嗎?還有,山西有大大小小的新聞記者,他們經常在山西各地採訪,難道他們從沒聽過本地存在黑磚窯?

顯然,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肯做。

比如,一年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以《研討會紀要》形式下發的“商業賄賂犯罪法律適用”政策意見。該《紀要》指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私自將財物用於公務支出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難道上海的法官、檢察官不知道,《紀要》的這種規定,粗暴地損害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難道上海市的人大不知道,《紀要》的這種規定,損害了憲法和法律的尊嚴?難道上海黨委、政府不知道,這種《紀要》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違背了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顯然,不是不懂得,而是不肯做。

比如,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國有資產大面積流失問題。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資產流失,直接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依照法律,必須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同時,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大量職工被迫下崗(連起碼的社會保障也談不上),他們的切身利益遭到重大損害。為什麼中國那些經濟學家,面對國有資產大面積流失,面對廣大下崗職工的艱難處境,卻集體失口?他們難道真的對國有資產流失的嚴重性一無所知?難道他們真的對下崗職工的艱難處境一無所知?

顯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肯做。

比如,財產申報。當今世界許許多多國家,都有官員的財產進行申報的做法。但在中國,卻引起從上至下許多大大小小官員的強烈反對。他們口口聲聲地說財產申報是對官員人權的侵犯。為什麼平時總是罵人權是資產階級特權,到了要討論財產申報時,卻用人權為自己辯護?官員的權力是民眾賦予,理當受到民眾監督,而官員財產申報,便是民眾行使監督權利的應有之義,對此道理,官員豈會一無所知?

顯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肯做。

比如,愛滋病人的權益問題。由於種種原因,近年中國愛滋病人迅速增多,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一個個愛滋病村。愛滋病人也是人,他們也應享受人權,他們的疾病也應得到治療,他們的困難理當受到幫助,他們的人格理當受到尊重。但是,在河南等一些地方,許多幹部卻對愛滋病人的艱難處境不聞不問。在社會熱心人士對愛滋病人伸出援助之手時,那些官員還千方百計予以阻撓。難道那些幹部不瞭解愛滋病人的實際處境嗎?難道那些幹部不知道愛滋病人也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種人權嗎?

顯然,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肯做。

不懂得,而沒有去做,屬於知識缺乏問題。這是可以通過教育,而得到解決的。懂得,卻不肯做,這就不是知識問題,而是心性問題。是心性的破產,或者心性的敗壞問題了。一個心性敗壞的人,有什麼希望?一個心性敗壞的事物,有什麼未來?對這種雖然懂得卻不肯做、頭腦極其聰明卻又心靈極其無恥險惡的官員、學者、法官、其他名流,我感到無限的悲哀,心中不禁生出陣陣冷意。我感到只有喚起心性——而不僅僅是知識,也不僅僅是體制——這個社會才會真正有所希望。

什麼是心性?或許許多國人,從小到大,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從未產生過一種有心性的生活的願望。我建設他們讀讀《悲慘世界》,讀讀《湯姆伯伯的的小屋》、《復活》,讀讀泰戈爾的散文詩、冰心的散文、歐享利的小說,讀讀聖經、論語、甘地的教誨,讀讀狄更斯的小說。我建議他們把自己當做小孩子,與幼稚園的小朋友玩玩;或者,與自己兒時的夥伴,回顧天真無瑕的童年。我建議他們有空的時候到宗教教堂坐坐,聽聽宗教牧師的佈道,或者,較受尊重的神父,交流自己對人生的感受。我建議他們有時能靜下心去想想,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真正美好幸福的人生?這樣,他們對什麼是心性,會產生一些感悟,進而對美好的心性產生熱愛和嚮往。在我看來,心性就是善良,就是真誠,就是寬容,就是有愛心,就是有信仰。心性就是對自然的人生人死、花開花落、聚合離散、月圓月缺有心靈的共鳴。心性就是自我節制,就在順境時不得意忘形,在逆境時不悲觀失望,尊重自己,又不蔑視他人。

--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新聞
古風悠悠:亂世守心性,仁義值千金
神韻演出啟發人善良的心性
【鄭欣然】:何以無畏?
一本奇書  解開心中千千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