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達14% 美媒批對經濟樂觀是幻象

【大紀元2013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編譯報導)《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一篇評論,批評美國當前經濟情況可稱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後的「大幻象」(Grand Illusion),因為許多美國人樂觀談論經濟好轉與正面數據,「尤其是與就業相關部份」。實際上,過去3年美國經濟增長持續下滑。

這篇評論是美國知名刊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兼總編Mortimer Zuckerman的投稿。他憂心忡忡地指出,儘管美聯儲提供美國額外1萬億(兆)美元的資金供應,並採取歷史上「最具刺激性的財政政策」,美國經濟並未前進,與從前的經濟衰退相較甚至倒退。

美國實際失業率14%~15%

美國政府之前公布2月份失業率,由上月的7.9%降至7.7%,引發媒體一陣樂觀驚呼就業改善良好。Zuckerman反駁,如果加上排除在這份報告外的人口,包括已放棄求職者、非自願兼職者及勞動市場邊緣人口,「則美國實質失業率其實介於14%~15%」。

Zuckerman抨擊,美國2月份新增23.6萬名就業人口的數據是誤導,因為其實計入了34萬名兼職及低薪資就業人口。許多所謂的新增就業,其實是已經有工作的人的第二或第三份差事,而非失業者復業。

他同時指出,美國失業長達6個月或以上的人口,2月份增加了8.9萬人,至480萬人;且平均失業時間也從1月份的35.3週延長至36.9週。種種跡象證實他所說的惡劣情勢。

「勞動參與率」降至63.5%,30年低點

「勞動參與率」也下降至63.5%,是30年來最低。這是衡量適合工作年齡層人口在勞動市場所佔的比例。由於雇主縮短員工工作時間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每週平均工作時間僅34.5小時。

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通常經濟衰退經過24個月就會達到一個就業高峰。但這回從2007年時的高點已超過60個月的時間,而就業數字仍比當年少320萬。

要吸收這些勞動人口進入就業市場,美國經濟得每年創造180萬到300萬個新就業機會。按目前速率,得花7年時間才能恢復大衰退期間失掉的工作機會。

美國經濟增長將持續疲軟 民眾可支用收入減少

Zuckerman指出,美國2010年及2011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都達2.4%,但2012年增長卻降至1.5%。此外,過去12季累積經濟成長率僅6.3%,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歷過的所有11次經濟衰退中居末。

他警告,去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疲軟,看來很可能持續下去。因為美國財政減赤計劃,將使未來10年美國政府支出減少6,000億美元,光是今年就會少了850億美元。而所得稅調高2%,將使約1.6億名勞工可支用收入總額減少1,100億美元;奧巴馬的健保稅還會讓他們的收入再少300億美元。

相關新聞
美國經濟數據報喜 或迎來美元牛市
擔心卡債 美更多年輕人不用信用卡
美最新人口報告:遷移人口增加 經濟在好轉
美國2月耐用品訂單飆升 經濟走勢良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