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外文藝演出被批砸錢自娛自樂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3月1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導)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期間,中國文藝團體花巨資到海外演出再次受到質疑,包括花錢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有評論認為,中國文藝團體和明星花費巨資的海外演出,是中國當局加強軟實力的做法之一,不能完全歸咎於文藝團體。

北京出版的《中國青年報》日前報導,在北京的全國政協會議文藝組別討論會上,北京交響樂團團長譚利華表示,中國很多文藝團體和個人到海外的演出「是自娛自樂,被人家當笑話看」。去年他帶團到奧地利維也納演出的時候,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的文化參贊透露,去年前八個月中國有133個文藝團體在維也納著名的金色大廳演出,大部份演出不但沒有人看,還被人笑話為「鍍金」。

報導說,有些中國大陸文藝團體還組團一起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一個團演出的時候,其他幾個團在台下鼓掌觀看,最後拍照錄像,以證明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譚利華認為,中國文藝團體帶海外演出本來是為了贏得世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但這樣的演出無法達成目標。報導還透露,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受到很大壓力,因為所有演出都有中央領導、軍隊領導和各省市領導的「條子」。

在德國的文藝評論人士周蕾表示,中國大陸基本上所有的海外演出,都是經由當地中國使領館計劃聯繫的,很少有按照國際慣例,由演出經紀公司安排:

「一般到海外的文藝演出,肯定是大使館參與,而且很多情況下是作為一種文化宣傳工作,是有大使館直接主導的,直接和演出的場地聯繫。比如像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樣的地方,光靠錢還不行,背後一定要有政治運作和外交運作,才有可能拿到檔期進去。消耗的人力物力外界很難看得清。」

周蕾介紹說,通常西方知名的演藝場所,每次演出,演出者都要向劇院繳納數萬美元或歐元不等的場地費,如果加上機票、酒店和食宿交通等費用,一場演出的開支少說有數百萬人民幣。但中國登陸來的演出團體能夠售出的門票很少,大部份都是免費送給當地的華人觀看,她說:

「我知道,柏林市中心一個很好的音樂廳,曾經有一個中國樂團來演出,根本不賣票,全部是贈送。」

中國網絡作者劉先生表示,奧地利金色大廳八個月就有一百三十多個中國大陸的團體演出,確實讓人十分吃驚。這種蜂擁而上,希望能顯示排場的作風,和現在中國普遍的社會風氣有很大關係,他說:

「這個和現在中國的社會風氣有關,有錢之後要附庸風雅,顯示一下。演藝界也一樣,其實就是一種土豪文化,一種暴發戶心態。」

中國媒體的報導說,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海政文工團團長宋祖英是第一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大陸歌星。宋祖英因此在本屆政協小組會上自我批評,說自己「開了個壞頭」。德國的周女士表示,中國文藝團體到海外花巨資演出,不管這些團體或個人在中國多麼有名,在海外基本上都是以大幅度虧損收場。這種演出的背後往往是國家和政府的行為,她說:

「從個人或團體來講可能是鍍金,但其實背後不止是鍍金,一個團體沒有這麼大的力量運作,背後沒有使館的話根本不行。而使館,我相信背後是有政治的目的的。」

中國的劉先生也認為,中國大陸這種「走出去」的演出,其實是中國官方大外宣政策的一環,只不過和大外宣政策一樣不成功而已:

「這個也有背景,這幾年中國搞大外宣,文化部也拿出幾十億到海外演出。不過這種類型的演出往往不三不四,水平不怎麼樣,效果很差。」

中國的一些藝術家在全國政協會上除批評「走出去」的演出浪費金錢外,也批評中國當局花巨額金錢請外國演藝界人士到中國演出,比如,花費三百八十萬元人民幣請世界著名男高音到中國演出,而在國外,通常的演出價格只有五萬美元,相當於三十多萬人民幣。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誰不讓宋祖英上春晚?「年逾80老翁吃不下飯了」
宋祖英24年首度無緣春晚 「事情鬧大了」
宋祖英被踢出春晚 中共黨媒多日爆炒「敲打」
趙本山被曝與小姨子「真情軼事」老婆吃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