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從梁錦松「偷步買車」 看杭州查限牌洩密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3月27日訊】繼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等地對機動車限購限行之後,杭州也於26日推出了限令。然而杭州限令的推出卻飽受爭議,說是有人提前走漏了風聲。

25日大陸某媒體《杭州限牌前夕網曝新聞通稿 政府:會追查洩漏原因》的文章,稱3月25日杭州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杭州機動車於3月26日零時起正式限牌。然而,一份與發佈會材料一樣的「新聞通稿」提前4個小時已在瘋傳網絡,從而引發公眾對政府消息被洩的質疑。杭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陸獻德表示,政府工作人員均遵守保密紀律,為何信息會走漏尚不得知,但政府方面會追查消息洩漏的原因。他還解釋政府向公眾保密的最大原因是限牌「太過敏感」,總結其他已推「限」城市的經驗,選擇「突然襲擊」的方式更為保險。

提到政府消息走漏風聲,不禁令人聯想到梁錦松「偷步買車」的事件。梁錦松是前大陸著名跳水運動員、奧運會冠軍伏明霞的丈夫,前香港財政司司長。他在2003年3月5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大幅增加各種稅項,如利得稅、薪俸稅、汽車首次登記稅、離境稅、博彩稅等,以解決高達七百億港元的財政赤字。其中汽車首次登記稅增加幅度更大,更惹爭議。不料在3月9日,蘋果日報以頭版報導梁錦松在宣佈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前,在1月18日購入一輛凌志房車,但他卻沒有申報利益,有避稅、以權謀私之嫌,將來可能要面對法律訴訟。結果,梁錦松不僅向公眾致歉,而且不得不以辭職告終。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杭州市政府推出這個限牌規定是否符合程序呢?有沒有一個更好的替代限牌的方案?追查洩露者更重要還是追查像梁錦松一樣提前買車的高官更重要?還是制定管理新規防止官員利用限牌權利行私舞弊更重要?

限牌,就是限制機動車牌照的意思。首先,機動車限牌是杭州百姓十分關心的,也是關乎民生的大事。然而這麼一項重大的政策,,本應在採取控制車輛措施之前公開徵求公眾意見的,但是卻被杭州政府「突然襲擊」地公佈出來。百姓的合法權益,就這樣被剝奪了,杭州政府的行為顯然違反程序公正原則。

其次,之所以採取機動車限牌措施,按照官方的解釋,是機動車污染空氣、阻塞交通等原因。其實,要論機動車污染空氣,可以用一個非常簡單來檢驗。讓機動車全部停運,如果陰霾依然不散,那顯然有比機動車更嚴重污染大氣的罪魁。要論機動車阻塞交通,紐約的汽車比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要多,可是也沒見大陸這般阻塞。可見,還有除了機動車以外的交通阻塞因素。所以,要治理大氣污染和道路阻塞,顯然只是簡單的採取限牌措施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還有,交通運輸副局長對追查消息洩密者的表態,無非是在搪塞百姓。因為誰都知道,只有知情的政府官員們才可能是洩密者。所以,杭州政府與其假惺惺地追查洩密者,倒不如追查像梁錦松一樣的高官,到底有誰在消息公佈之前就已經買了車,撈到了實惠。而當天排隊買車至深夜的,甚至一個人當天買了125輛小麵包車的人,和那些知情的早就先下手的官員比起來,只能算作後知後覺的人,也不過為4S店貢獻一些利潤罷了。可見,中共的官員們就是這樣處處事事佔盡先機以權謀私,凌駕於百姓利益之上的。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完善機動車限牌的管理規定。因為在已經限牌的城市,被限制的只是普通百姓,那些可憐的剛需百姓,成年累月的在網上抽籤也很難抽中。相反,政府官員卻依然可以透過關係拿到機動車牌照,更有官員利用手中職權,靠出售牌照賺錢,使原本就中籤率很低的牌照,更加雪上加霜。

遺憾的是,今天的大陸,無論制定蹩腳的政策,還是利用權力「捷足先登」,還是以權謀私,都是中共官員在作亂。只有等到大陸也能像香港一樣處理像梁錦松「偷步買車」的官員們,大陸的百姓才有了希望。

相關新聞
警局長自掏腰包買車票助街友回家
漲價4倍 古巴開放購車玩假的
涉採購弊案  3名國立教授被訴
《江澤民其人》:害死楊尚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