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陰影籠罩 伊拉克國會大選

人氣 4

【大紀元4月30日報導】(中央社巴格達30日路透電)伊拉克今天舉行自美國2011年撤軍以來的首次國會大選。總理馬里奇(Nuri Maliki)尋求第3任期的同時,人民對現狀不滿的暴力衝突已經白熱化。

遜尼派好戰分子挑戰伊拉克軍方以及和什葉派民兵衝突不斷,使得西部安巴省(Anbar)籠罩在暴力陰影中。伊拉克周邊28日發生多起自殺炸彈客穿著警察與軍隊制服的攻擊事件,造成50人喪生。

由於伊拉克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總理馬里奇也因激化教派分裂與試圖鞏固權力獲取政治利益而受到抨擊。

9012名政黨或獨立候選人於今天角逐議會382個席次,這次大選也是對馬里奇的公投。掌權8年的馬里奇為什葉派穆斯林。

政治分析家表示,就算馬里奇領導的法律國家聯盟(State of Law Alliance)如預期在本次選舉中領先,也無法取得絕對多數席次。

大選後階段將是伊拉克民主的重大考驗。2010年國會選舉後,歷經9個月才完成組建新政府,當時還有數萬美國駐軍。

有些人士警告,這次可能得花上1年才可能讓新政府成形,預料協商過程會伴隨巴格達周圍地區與安巴省的激烈衝突,為協商注入不穩定因素。

不同於先前的民族團結政府,外界預期馬里奇會建立較強勢聯盟的多數政府。(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相關新聞
伊拉克死傷頻傳為南韓國會大選投下陰影
美國會:不管大選結果如何都將支持伊拉克
伊拉克遜尼派回教徒 拒絕承認國會大選合法性
伊拉克大選什葉派與庫德族取得國會主導地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