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患難與共的摯友」逝世 趙紫陽之子發唁電

人氣 23

【大紀元2014年04月30日訊】(法廣報導)89「六四」後流亡美國的前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治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一諮,4月14日在美國洛杉磯逝世,享年73歲。21日,陳一諮的家人和友人在洛杉磯世紀中華殯儀館舉行陳一諮遺體告別儀式。5月3日,紐約還將舉行陳一諮追思會。陳一諮80年代追隨中共總書記趙紫陽,不遺餘力推動中國的政治改革,流亡美國近二十五年,推動中國政改仍矢志不渝。陳一諮的逝世,標誌著80年代的中共改革派已走入歷史;陳一諮的葬禮,是中共改革派的葬禮。

陳一諮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長期在基層工作,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有深入的研究。80年代,陳一諮調入中央,為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所賞識,幫助趙紫陽制定中國農村改革方案,進而起草中國政治改革方案。他領導的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所成為趙紫陽的重要智庫,幫助趙紫陽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十年。陳一諮80年代在中共改革派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於當年中共高層領導支持改革的胡啟立、萬里、田紀雲。「六四」後二十多年來, 人們聽不見當年中共改革派領導人的任何聲音,唯有陳一諮一直在不息地吶喊。陳一諮的吶喊是80年代中國政治改革的絕響。

1989年「六四」屠殺,打斷和粉碎了中國政治改革的進程和夢想。陳一諮因介入89民運,聯絡各界人士反對鄧小平動用軍隊鎮壓和平請願的學生,被中共當局列為「頭號通緝犯」,而流亡海外。「六四」屠殺和隨之而來艱辛的流亡生活,卻沒有折損陳一諮推動中國政治改革的意志,他仍一如當年,壯志干雲。當他在他的流亡地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附近租一間小屋居住下來,便著手組建「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出版《當代中國研究》雜誌。幾年後「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因經費無以為繼停止運作,《當代中共研究》繼續出版。這是迄今為止海內外唯一的一本以研究和推動中國政治改革為宗旨的雜誌,海外的中國研究機構將其列為文獻資料庫中的典藏,中國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將這本雜誌收藏在保密文獻庫中。

流亡期間,陳一諮還在巴黎與中國政治流亡人士一起籌組民運組織「民主中國陣線」,之後又創立「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1993年美國政府授予陳一諮「傑出經濟學家與政治活動家」證書,2009年陳一諮獲亞太人權基金會頒發「人權領袖獎」,2012年獲舊金山「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評選為「中國傑出民主人士」。

2002年,陳一諮罹患癌症,他奇蹟般地為自己贏得十二年的生命,撰寫完成一部《陳一諮回憶錄》。這是陳一諮用他最後十二年生命寫成的書,記錄下中國80年代政治改革的全貌。著名政治學者、美國西東大學前亞洲學系主任楊力宇認為,陳一諮把他的回憶錄作為一筆遺產留給後人,也告訴後人,他推進中國政治改革壯志未酬、死不瞑目。

舉行陳一諮遺體告別儀式的靈堂,正面的橫幅上寫著「一諮不死,改革長青」八個大字。靈堂裡擺滿了海內外人士送的花圈,包括在北京的趙紫陽時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秘書鮑彤、「六四」後流亡美國的前中國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嚴家祺。趙紫陽的二兒子趙二軍代表全家發來唁電,唁電說:「陳一諮先生不僅是中國改革和進步史上一位卓越的先行者,而且是我們家患難與共的摯友。他的逝世,是中國進步事業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們家難以彌補的損失。」

陳一諮長眠在鮮花叢中,中共改革派的葬禮結束,人們再不會聽到陳一諮慷慨激越的吶喊了,中共再也不會有改革派。但中國的政治改革勢將繼續前行,改革的推動者換成了中國新公民運動和億萬網民,「改革」也將被「革命」取代。

這就是「一諮不死,改革長青」。

(責任編輯:周雅;复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六四」現場圖片驚現百度
王震因《河殤》拍桌暴跳 趙紫陽置之不理
《江澤民其人》:蹊蹺的洪水
「六四」學生被驅離天安門廣場罕見鏡頭曝光(視頻 組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