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反佔中」動員模式似六七暴動前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8月19日訊】由香港親共陣營總動員的「反佔中遊行」鬧劇,令中共在香港的地下黨組織前所未有地大曝光,當中不少是以各類聯誼會、婦女會、商會等民間社團名目掩護下的中共外圍特務組織。有評論指,中共在此次「反佔中遊行」中的動員模式是中共慣用手法,同香港六七左派工會暴動相似。

香港六七暴動於1967年5月6日發動,是一場由香港親共左派在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港英政府的暴動。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來的暗殺、炸彈放置和槍戰。造成至少51人死亡。

此次香港「反占中遊行」主辦方,是由香港逾千個工商、勞工、專業和政治等紅色團體聯署組成的「保普選反占中大聯盟」,不少領頭人都身兼中共全國政協委員職務。一場反占中鬧劇,讓中共培植多年的紅色力量全部浮上台。

據蘋果日報報導,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大聯盟明顯是以中共的動員模式,即由上而下於各戰線動員,以組織為單位,滿足官方的政治任務。劉認為,現時本港社會氣氛與六七暴動前夕相似,社會嚴重撕裂,官方卻無疏導對立情緒,反而加劇對立。

時事評論員程翔也認為,大遊行與六七暴動的發展甚相似,先是表面上由群眾發起、背後獲中共撐腰的運動,發展至一定程度獲官方認可。

陳健民表示,反佔中的運動模式與中共建政後至文化大革命前由上而下、「人人過關」的動員模式相似,由同鄉會到銀行界,各單位都被迫表態,這種情況好似哈維爾(捷克首任民選總統)回憶共產黨治下捷克再無『非政治空間』,就算一間賣菜小店,都要貼政治宣傳海報去表態,不容許任何人政治中立。一旦有人表示政治中立,即被打成反政府。」

陳健民稱,這種大規模動員是專制政權慣用伎倆,尤以一權獨大的共產國家為主,如北韓每逢大慶典,都出現運動群眾的場面。現在用到香港上,非常可怕。

六七暴動背景

香港六七暴動於1967年5月6日發動,同年10月份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中共的左派在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香港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動。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來的暗殺、炸彈放置和槍戰。暴動期間,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員殉職幾十名工人死難在內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事件中共涉及1,167個炸彈。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在節目中強烈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他與堂弟遭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香港六七暴動場面慘烈與言論自由受影響的標誌性事件。林彬被燒死第二天,中共左派報章出街的文章頭條是:「地下鋤奸隊做得好!漢奸林彬被處死」。

香港六七暴動前夕,正值文化大革命在大陸爆發。香港左派積極捕捉髮動騷亂的機會,而67年頻繁的勞資糾紛就成了千載難逢的契機。新華香港分社高層官員主動發起鬥爭,矛頭指向港英政府,利用香港愛國群眾抗拒港英殖民統治的情緒煽動群眾。

除了新華社香港分社和香港左派陣營,北京在六七事件亦擔當重要角色。67年5至8月期間,《人民日報》先後發表兩篇社論和八篇評論員文章,支持香港左派的鬥爭,中共外交部亦數度向港英當局和英國政府提出抗議,令香港左派一度以為得到北京鼎力支持。香港左派因應「中央最高指示」,陸續在港成立「鬥委會」,準備與港英展開「武力鬥爭」。

六七暴動對香港親共左派造成致命的打擊,不少地下組織在事件中曝光,有部份人被遣返大陸。左派暴力抗爭的手法失去民心;暴動後,有不少之前屬於或是接近左派的人士從此脫離左派組織。中共左派聲勢直到八九十年代才慢慢平息下來。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黃大仙昨晚停電4小時 港政府要求中電出資聘獨立顧問檢討(更新)
港府下週發表氫能發展策略 年內推氫能垃圾車
港首批簡約公屋24日起接受申請
近六成港人自評高幸福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