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的博士生導師談中國經濟問題

人氣 94

【大紀元2014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報導)日前,中共總理李克強的博士生導師、中國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就中國經濟問題作了一個演講,分析了其中的幾個問題。

中等收入陷阱

陸媒一財網9月9日報導,中國大陸經濟學家、中共總理李克強的博士生導師厲以寧於當地時間9月8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財經)大學作了一個演講,對中國經濟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

厲以寧提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銀行在對拉丁美洲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狀況的觀察基礎之上於2006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大意是說,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達到4,000~5,000美元左右時,經濟往往會徘徊不前,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中國人均GDP為5,720美元,屬於中等收入國家。對此,國際社會普遍感到憂慮。

中國歐盟商會9月9日發佈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稱,擔心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下降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大陸經濟學者胡星斗教授認為,中等收入陷阱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和社會的問題。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不單純是經濟發展陷於低迷,主要的是整個國家權力的不合理導致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激化。中國的改革不應局限於經濟領域,更需要進行政治和司法改革,避免權力對市場干預,避免裙帶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權貴資本主義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中國不可避免會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收入分配問題

厲以寧認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國家在收入分配上出現了問題。中國現在同樣存在收入分配的問題,而且中國收入差距很大,首先是中國沒有很好地解決產權問題。

厲以寧認為,在中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存在兩個支柱,一個是國有經濟、國有企業,第二個是城鄉二元體。這兩個問題造成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緩慢,停滯不前。

他說,中國的貧困問題,其中最大的就是農民的土地沒有產權。農民雖然承包土地,但是沒有土地經營權,這個經營權屬於集體所有,農民個人沒有。農民可以有一塊蓋房子用的宅基地,但這個宅基地沒有權證。農民蓋的房子也沒有產權,這個和城市居民不一樣。城市居民的祖傳的房子有產權,新購買的商品房有產權,但是農村沒有。

另一個問題是,國有企業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企業沒有自主經營權,導致經濟效益很低。

農村土地確權

厲以寧表示,大陸現在正處於土地確權的試點階段,目的就是想藉此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最近浙江嘉興市的土地確權剛剛完成。

他說,土地的確權主要確定農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宅基地的使用權、農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產權,並依據這三種產權頒發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證、農民宅基地使用權證、農民在宅基地之上自建住房的房產證。

國有企業改革

厲以寧表示,農民收入的提高對於縮小中國收入的差別很主要,而國有企業改革與農村土地產權的確認同樣重要。

據大陸媒體報導,大陸國企改革方案有望在近期出台。而國企改革涉及的企業和部門眾多,存在很多利益博弈,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利益,存在很大爭議和分歧。

厲以寧表示,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國有資本體制的改革,另一個是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

英媒《金融時報》8月29日報導,北京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 Kal Dragonomics)估計,中國國企資產平均回報率大約為4.6%,而民營企業的平均回報率為9.1%。

報導稱,提高國企效率很可能需要實施更為深遠的改革。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家陳志武教授認為,中國國有企業不進行利潤分配,百姓無法分享國有企業資產的升值,經濟增長的成果大多只能由政府保留,普通個人不能從中分享到應有的份額,也是造成貧富分化、內需不振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李克強硬推也無解的六大難題(一)
路透社:李克強警告增長放緩引就業擔憂
BBC:李克強發出中國經濟政策走向最新信號
中國經濟2014年更糟 統計局為保數據將調高GD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