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第三大致命癌症 大腸癌需早檢測

人氣 30

【大紀元2015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艾爾蒙地市報導)由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與全美大腸癌聯盟推動之「80% X 2018」大腸癌檢測運動。有超過200個組織參與,共同目標為在2018年,全美50歲以上的成人有80%完成大腸癌檢測。醫學博士臧大同鼓勵民眾,一過50歲就做篩檢。

由美國癌症協會,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與全美大腸癌聯盟推動之「80% X 2018」大腸癌檢測運動。臧大同醫學博士建議大家一過50歲就做篩檢。(袁玫/大紀元)

美以美醫院前腸胃科、現任內科主任臧大同日前說明,易患大腸癌者,一部分是先天的,家族性的,則在40歲開始就須做預防接受檢測;有些因環境影響。他舉例,如日本20年前大腸癌患病率尙未列入前10名,但如今躍至前3名,究其原因,乃美國食物麥當勞、肯德基炸雞等大量進入日本,受到日本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的喜愛,女性患大腸癌較男性為多,並且在日本大腸癌檢測並不普遍。

這種肉食、速食而不配合蔬果的攝取,纖維不夠,是環境飲食對罹患大腸癌的影響。

再者,華人由於經濟好轉,吃得好,以大陸城市而言,和鄉村得的病就很不一樣。城市人似美國人一樣肉吃得多,患病率相對高;在美國,有的華裔男性認為肉就是好東西,就是夠營養而大量猛吃,這種環境文化社會的逐漸改變,得病種類也因此在變。

臧大同提及,大腸癌最好最完整的檢查方法就是做腸鏡,因有的相關檢查如果只做一段結腸則另外一邊就無法看到、而大便檢查只是測出一種訊號、掃描檢查後仍需做腸鏡。作大腸癌檢測,對民眾而言,準備工作比較辛苦,之前,要喝大罐清腸藥,前三天要進流質。檢查結果,良性腫瘤每三年追蹤檢查,惡性腫瘤小者切除、大者手術。

臧大同表示,美國接受篩檢者20年來已達50%,患者比率降低,死亡率亦因此降低。「早知道比晚知道要好、知道比不知道要好」,腸癌通常沒有感覺,有則為時晚矣,因此建議大家一過50歲就做篩檢。

如果「80% X 2018」推動成功,則能救回的比率是相當可觀的,希望今年2015年,50歲以上的成人為自己健康來響應,鼓勵華裔社區共同加入預防大腸癌的行列,對抗華裔第三大致命的癌症。◇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吃這二種食物 可排毒防腸癌
屏東醫院呼籲民眾不要輕忽糞便潛血
埃博拉病毒快速檢測法將在幾內亞試用
重視食安把關 嘉藥建構分析檢測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