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佛像鑄錢 早死的唐武宗

唐武宗有五子 為何皇太叔即位?

作者:翟敬
font print 人氣: 2586
【字號】    
   標籤: tags:

聽說過立皇太子的,但聽說過立皇太叔的嗎?唐武宗是歷代唯一一個在有五個兒子的情況下,駕崩後由皇太叔即位的人。他作了什麼事,讓老天爺這樣待他?

《舊唐書》、《新唐書》記載:中國的唐朝,會昌五年(公元845年)陰曆七月,唐武宗李瀍(後改名李炎)藉口讓僧尼耕種、養蠶、交賦稅,下令大毀佛寺,把天下寺院中的銅佛像、銅鐘、銅磬交給「鹽鐵使」鑄錢,把鐵佛像鑄為農具,把金、銀佛像銷毀當錢花。人們家中所有金、銀、銅、鐵的佛像,限一個月內交給官府。如違令,按《禁銅法》處罰。

當年陰曆八月,唐武宗親自寫「制書」,誹謗佛法,他自稱在他的命令下,「天下所拆寺院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堤、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僅一個月後(即:陰曆九月),就出現了「火星犯上將」的天象變化。

次年,即:會昌六年(846年)陰曆三月,只當了六年皇帝、年僅三十三歲的唐武宗就死了。

正史《舊唐書》評價他:「削浮圖(即:佛陀)之法,」「燔棄胡書,結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把因迫害佛法而犯眾怒作為他一生品行的總結。

唐武宗有五個兒子,全被無視了。他的叔叔李忱被掌握軍權的太監臨時拉來,立為「皇太叔」,即皇帝位。沒有大臣提出異議。朝臣們毫不留戀的拋棄了唐武宗的五個兒子,可見唐武宗失民心到了什麼程度。

李忱和大臣們,及時跳下了唐武宗的賊船,拋棄了唐武宗的迫害政策,大興佛法,避免了為唐武宗的滅佛活動承擔後果,贏得了正史相當高的評價。唐武宗白忙活一場,和他的五個兒子,消失於歷史的塵埃中。

(Fotolia)

唐武宗追隨者的下場

唐朝會昌年間唐武宗滅佛時,李德裕擔任宰相,未加勸阻,落到被放逐海南的下場。

史載「德裕特承武宗恩顧,委以樞衡,決策論兵」,也就是說,李德裕是特別承蒙唐武宗的眷顧被委以大權。然而,有如此決策力的李德裕,在輔佐唐武宗期間,卻由於對神佛的無知,在唐武宗要毀佛像時,他沒有勸阻。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唐武宗死後,在唐武宗有五個兒子的情況下,禁軍指揮官和大臣們都選擇拋棄唐武宗的五個兒子,讓唐武宗的叔叔——唐宣宗即位,廢除唐武宗的滅佛政策,復興對佛法的信仰。

唐宣宗和大臣們用行動明確地表明跳下唐武宗這條賊船的態度,避免承擔唐武宗滅佛的罪責。而李德裕未有任何行動上的表示,這個會昌年間權傾一時的宰相,也走到仕途的盡頭被罷相。

唐武宗死後的第二年,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德裕被貶到潮州,可是他沒有醒悟。剛被貶到潮州時,雖在倉皇顛沛之中,他仍在一篇自白書〈論冥數〉中說:「仲尼罕言命,不語神,……不欲信富貴於天命,委福祿於冥數。」

李德裕自以為理解孔子,把孔子講的「知天命」曲解成「不信天命」、「不語神」,以為爵位官職是奉行三綱五常得到,不懂得福祿是積德得到的。

李德裕「不信天命」、「不語神」的無知謬論很快為他招來報應,在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的冬天,他又被貶到海南,相當於變相的流放。當時流放海南,是僅次於殺頭的懲罰。

六十三歲的李德裕拖著窮困老邁之軀,在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正月才跋涉到達海南,當年的陰曆十二月就死了。他僅有的三個兒子中,長子因有他這樣一個父親而被連坐、貶官,二、三兒子都年幼,跟著他死在海南。

李德裕對唐武宗忠心,可是由於跟錯主子,輔佐一個滅佛的皇帝,給他自己帶來災禍,也是由於對神佛的無知、不懂得敬天敬神造成的惡果啊!

資料來源:
《舊唐書.卷十八上.本紀第十八上》
《新唐書.卷八.本紀第八》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四.李德裕》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面對項羽的使臣武涉和齊人蒯通的遊說,韓信沒有充分認識劉邦的反覆無常、了無忠義的本性,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助漢滅楚後將要陷入的危局。
  • 《易經》一卦曰「謙」,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
  • 韓琦面對小人仍能用誠心對待,淺淺與之交往,但是不會身陷其中......
  • 明朝萬曆年間,京口人張某的文章頗有名氣,但七次考試都未曾入選。於是在文昌閣住宿,希望夢中得到神人指點,對其命運給予啟示。
  • 肝開竅於目,淚為肝液,凡眼淚的問題大都與肝有關。迎風流淚,是肝氣的收斂不足;淚眼汪汪,不但是肝收斂功能不好,更是肺氣不足,無法通暢水道的緣故,也有些是淚囊阻塞;乾眼症,是肝血不足,又陽氣虛所致。
  • 前面兩章,孔子分別講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和「君子不器」。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請注意,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