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醫

沈羲有道術 消災治病救濟窮苦

作者:胡乃文
font print 人氣: 432
【字號】    
   標籤: tags: ,

修道的人,常常擁有特別的道術,那是一種特異功能,一種很強的功能。有時,使用它可以為人治病而無需用藥。例如,《神仙傳》記載的沈羲,他就是個修道的人,能使用道術為人治病。

曾在蜀地修道的沈羲是吳郡人,他能用道術替人消災治病、救濟百姓,卻不必令人服食藥物。他之所以能用道術替人消災治病是有因緣的。

沈羲,一向是樂於助人的好人,他的功德感應了天神。

一天,沈羲和妻子賈氏一起坐車到兒媳家。在路上遇到一輛白鹿車、一輛青龍車、一輛白虎車,還有數十位穿著紅戰袍佩帶寶劍的天兵天將跟隨。一位天兵走到沈羲面前問:「你看到沈道士沒有?」沈羲很驚訝問:「誰是沈道士啊?」天兵回答:「就是沈羲。」

沈回答說:「我就是沈羲,不知找我何事?」天兵回答:「你勤於修道,且有功德於民,從少年開始就沒有做過不道德的事情。今天老君特派遣三位仙官來接送你上天。」

於是三位仙人傳旨:「拜沈羲為璧落侍郎,主管吳岳生死之籍。」並將白玉版青玉字命冊授予沈羲,沈羲跪著接了過來,然後沈羲升天而去。周圍有許多在田間耕作的農民都目睹了沈羲升天飛升的過程。

四百年後,有一天沈羲突然回到家鄉,找到了他的幾代後裔沈懷喜。懷喜見到沈羲說:「聽先人傳說,家裡祖先有人得道成仙,今天果然見到仙人回來。」並向沈羲詢問天上的日子。

沈羲回答:「我剛上天時見不到天尊,只見到老君向東而坐。有左右使者來傳達老君的法旨,我沒有機會向前表達自己的謝意,只能遠遠地默坐。環顧四周,見宮殿鬱鬱有如雲氣,五色玄黃不可名狀。

殿上有侍者數百人,大多數是女子,男的很少。庭院中有珠玉之樹,灌木叢生,有一群小龍虎在其中嬉戲。在殿上可以聽見琅琅的聲音,像敲打銅鐵一樣,不知是甚麼東西發出的聲音。殿堂石壁金光閃閃,寫滿了各種各樣的符書。

老君形體約高一丈,頭髮自然下垂一直到身上的衣服,他的頭頂和頸項有光亮發出。老君坐在那裡,有玉女上前手持金盤,盤上有一玉杯,老君將玉杯中的藥物賜我說:「這是神丹,服了此丹可以不死。」

我和妻子各得到一粒。服用後,我們向老君致謝,老君又給了我們兩個雞蛋大的棗子說:『你回到人間去救治百姓,如果你想上天只要書寫符咒,把它掛在竹竿上,我就會來迎接你。』並把一個仙方和一張符給了我。我於是就回來了,卻見人間已經過了四百年了。」

懷喜聽了覺得非常神奇,沈羲在後代家住了十幾天後就離開了,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從此,他使用被天上仙人送的一些類似神符法器的東西,替人消災治病就非常靈了。

參考資料︰《淵鑒內函》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甄權隋唐年間醫學家,因為母親生病,與弟甄立言精究醫術、專習方書,遂為名醫。
  • 郭玉是廣漢雒縣(今四川省廣漢縣)的人。他在年輕時拜程高為師,學習醫方、診脈和陰陽脈象方面的醫技,以及考究、探求陰陽變化之理的技術。
  • 隋代時的名醫許智藏年少時就以醫術聞名,在南朝的陳國為官時,為散騎常侍。陳被滅,隋文帝任命他為員外散騎侍郎。
  • 前面兩章,孔子分別講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和「君子不器」。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請注意,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