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收繳個稅收入同比暴增 被指斂財不支出

人氣 1524

【大紀元2017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共財政的個人所得稅收入一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今年1—2月份,個人所得稅收入同比增長40.8%。因為個人所得稅關係到每一個打工者,所以預期今年個稅改革就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不過有大陸學者認為,因為減稅的主動權操在政府手中,減稅從來都是徒有其名。

1—2月個稅收繳額同比增40.8%

3月15日中共兩會結束,中共財政部當日下午發布前2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元(人民幣,下同)。在13個主要徵收項目中,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等7個項目都實現了同比兩位數的增長,其中1—2月份,個人所得稅收繳2,833億元,同比增長40.8%,在13個項目中的增幅排名前三。

此前的1月23日,中共財政部公布了2016年財政收支情況,去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收繳10,089億元,首超萬億,同比增長17.1%。

此外,在土地和房地產的相關稅收同比都有所增長。

近年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共財政的個人所得稅收繳一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福布斯》雜誌2009年曾發布「稅負痛苦指數」榜單,大陸在所有排名的65個國家中位居第二。

個稅起徵點是否調整受關注

在1月中旬,中共財政部部長肖捷稱,個人所得稅改革是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個稅起徵點是否調高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在中共前幾次的個稅改革中,從2011年至今個稅起徵點沒有調整,而這幾年來房價、物價飛漲,各方面生活成本提高,工薪階層普遍表示壓力大,民眾紛紛抱怨原來的個稅起徵點過低,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上調呼聲不斷。

今年1月,大陸學者張曙光撰文表示,大陸高稅負問題的關鍵在於制度。

教授李煒光去年11月份曾指,減稅的概念顛倒了政府和納稅人的關係,因為減稅的主動權操在政府和稅務官員的手中,而在一個強政府、弱社會的制度環境中,減稅從來都是徒有其名。

三公消費「吃掉」民生

中共高稅負問題一直備受輿論詬病,而納稅人上繳的錢又去了哪裡呢?

中共財政部公開的數據顯示,稅收收入占中共財政總收入的八成以上。而三公消費是政府財政開支的一部分,這些支出全部用的是納稅人的錢。

中共政協委員劉光復2012年曾披露:「每年各級政府官員公車私用費用、公款吃喝、公費出國三筆款項加起來,三公消費就已近9,000億元。有電視媒體報導的數據更高,前香港衛視執行台長楊錦麟主持的電視節目《天天看》第十期透露,2012年中國三公消費高達3.9萬億元。」

龐大的三公消費數額擠占了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

就在去年的中共兩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批評中共官方醫療投入比率遠遠低於國際水平,甚至低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他說,正是由於過去多年財政投入不足,中國醫院靠市場化運營,逐利性明顯,導致以藥養醫,加劇醫患矛盾。

同時,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在兩會期間談到教育問題時表示,貧困地區現在有的連課桌椅都沒有。#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茅於軾:窮人的稅負比富人高
大陸苛稅多 提前退休也要課稅
中共「結構性減稅」路線圖  被指做秀
【新紀元】稅負如山 中國人難以承受之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