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沖繩賣沖繩的書:金錢與人情

作者:宇田智子/譯者:連雪雅

人氣 26

【大紀元2017年08月21日訊】開店時,店內幾乎沿用了原本的裝潢,但我還是有想改變的地方。因為店名改了,也必須準備新的招牌與名片。一時不知道該拜託誰,於是去向附近的人打聽。

「我認識的人很懂這些喔。」

大家紛紛為我介紹適合的人。不過,由於那些人並不是原本就做裝潢或室內設計,所以沒有固定的收費標準。我問對方該付多少錢,

「沒關係啦,當作慶祝你開店,別放在心上。」

對方總是這樣回應。那時的我沒收入,為了開店一直在花錢,於是順勢接受對方的好意,但心裡不免會想,該如何回報這份人情。

無論如何,我得好好努力,把獲得大家幫助的這家店長久經營下去,等到將來某一天,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再來貢獻一己之力。儘管有這樣的想法,至今還沒有機會報答當時的人情。

要是當初有付錢,或許現在就不會耿耿於懷。那時的我認為,對方為我做的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想獲得別人的幫助且無愧於心,還是得付出相對的酬勞,我慢慢明白了這點。因為沒付錢,心裡始終保持感謝,或是歉疚,彼此的關係或那樣的心情也就一直懸在那裡。

錢,其實也是與他人溝通的手段。即便是語言不通的人,只要看數字付錢,買賣就會成立。

談錢很俗氣、錢是萬惡之源,儘管社會上存在著這樣的氛圍,但對店家來說,錢就是交流的工具。做生意的基本原則是:用自己的商品交換對方的錢。這個商品值多少錢,假如對方不同意,交易就不會成立。換句話說,買東西這件事也是在為店家老闆的「工作」評分—進適合的商品,或是手工製作、標好價錢並上架,這一連串的「工作」。

既然工作的報酬是給錢就好,在某種意義上是很簡單的事。然而,工作之外的人際關係,該不該付錢、是否該用錢解決,經常會遇到像這樣無法判斷的情況。每當得到某人的幫助,我就會認真思考如何回報對方,重新省思關於金錢與人情這些事。

自從開了店,被別人幫助的情況真的變多了。以往總想著不能麻煩別人的我,漸漸能夠去依賴別人,這或許也是一種成長。變得更懂得如何與人互動、接受及給予。

金錢也好,工作也好,為了確實回報曾經幫助我的人,是我現在的目標。◇

摘自《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圓神出版提供圖文

責任編輯:顏靜蓮

 

相關新聞
錢包影響你的財運 哪種顏色最聚財?
殘字幻化彩蝶復聖蹟 六堆敬字亭揚古風
在沖繩賣沖繩的書:書也是盤子和魚
這一物可以讓髒襪子變白 非白醋或小蘇打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