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波士頓台灣影展 26日播放《遙遠之地》

人氣 55

【大紀元2019年05月16日訊】由一群波士頓熱愛台灣電影青年,所發起的2019第一屆「波士頓台灣影展」,即將於5月26和27日的長週末,在麻省理工學院MIT 26-100教室正式放映。

影展片單,充分呈現台灣創作的自由和社會多元風貌。6部精采台灣紀錄片,一次滿足觀眾對好電影的想望,其中兩部影片更是曾經入選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

這幾年台灣發行了多部口碑好、評論佳的紀錄片。此次影展也關注這一波台灣紀錄電影新浪潮,藉著這波文化復興,為台灣電影創造國際的平台。

新北市新聞局長蔣志薇表示,新北市辦理紀錄片獎和國際紀錄片影展第九年,挖掘不少台灣優秀的紀錄片導演,這一次也跨海支持波士頓台灣影展,希望讓這些優選影片傳遞到海外。

影展26日下午4點半到5點半,特選了一部新北市紀錄片獎短片首獎——「遙遠之地」(Where we belong)。這部片描述緬甸華僑一家四口,為了生活而分散到世界各地的故事,緬甸籍導演許鴻財表示,這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全東南亞華人的聚散故事。以這部短片中的緬甸華僑故事,來探討離散台灣人/ 華僑/台美人的認同議題,也呼應在海外台灣社群,對家鄉的尋求和思念。

今年片單中,還有6部具有生命反思深度又受到台灣觀眾喜愛的紀錄片,為波士頓觀眾演出生命對話三重奏,6部影片剛好描述了人生從年輕到死亡的三個不同階段的旅程。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將以「告白青春」為題,為影展開幕和閉幕。描繪相隔四十年不同世代青年為家國赴湯蹈火的情懷和大環境的無奈。

《後勁:王建民》和《紅盒子》將在影展首日聯映,以「剖白夢想」為題的兩片,同時以精緻的影像語言和音樂製作,述說中年成名後面對家庭矛盾和對理想技藝的堅持。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和《看不見的台灣》將在第二日連映,以「明白慈悲」的理念和幽默喜劇手法,表現超越生死和歷史創傷的精神關懷。

影展並邀請到4位台灣紀錄片新銳導演親臨現場,包括《黑貓中隊》楊佈新,《後勁》陳惟揚,《看不見的台灣》林明謙,和《我的青春在台灣》傅榆。

影展官網 http://www.TAIWANFILMFESTIVAL.org。◇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台灣原創動畫《小兒子》入圍多項國際影展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展現女性電影文化成果
台灣電影入圍柏林影展 將角逐「水晶熊」獎
柏林影展台灣之夜 電影新秀與國際影人齊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