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連升三級後再談判 前因後果一次看懂

人氣 4621

【大紀元2019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許禎祺綜合報導)今年5月美中談判破局之後,雖然舉辦了一次川習會和一次面對面貿易談判,美中貿易戰仍連升三級。這四個月中,美中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使得雙方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即將重啟的貿易談判又將何去何從?

自去年7月6日開始,川普(特朗普)政府基於301調查結果,對中國商品開始加徵關稅以來,貿易戰已經持續一年多,期間雖然了舉辦兩次川習會、超過10輪的面對面高級別貿易會談,均未能緩解雙方貿易爭端。

目前,美中貿易戰幾乎全面展開,到今年12月15日,雙方將對對方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雖然10月將展開第13輪高級別貿易會談,但白宮表示,談判是否能獲得進展無法預期,貿易戰或成為持續數年、乃至10年的長期戰役。

從川普總統及其貿易談判代表在各種場合的發言,可以看出美方在貿易談判中的立場未變。白宮貿易和產業政策主任、談判代表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9月6日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再次重申需要完全解決中共貿易不公行為的「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9月6日在白宮對記者表示: 「這(貿易戰)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安全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人權問題,而且也許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所以,需要時間。」

他認為,貿易戰不僅僅在短期內造成影響,在隨後的50年或100年都有深遠影響。

本文整理自5月初美中談判破局至今,中美貿易戰三次升級,以及發展到臨近貨幣戰所發生的事件,以及10月貿易談判和貿易戰將何去何從等問題。

9月3日早些時候,川普發推表示,如果在他明年贏得連任之前沒有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他可以採取更加嚴厲的行動來打擊中共不公貿易行為。(MANDEL NGAN / AFP)

中共屢次違約 貿易戰4個月內連升三級

5月5日:貿易戰第一次升級

去年12月1日川習會上,中方承諾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管制芬太尼出口美國,以及同意展開美中貿易談判,換取川普總統同意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保持在10%,暫時不提升到25%。

隨後美中開始數輪面對面貿易談判,今年4月4日,川普在白宮接見中共副總理劉鶴。川普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了他一封信。川普念了有關芬太尼的內容:「我很高興看到剛出來的這些報導的標題:『中方禁止所有類型的芬太尼,向美國削減致命藥物供應,並履行對川普總統的承諾。』『中方宣布對芬太尼進行新的打擊。』」

5月1日,美中談判在北京結束。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表示,談判富有成效。白宮發言人在聲明中說,與中方的討論焦點仍然集中在結構性改革問題上,並取得實質性進展,劉鶴將於5月8日前往華盛頓進行會談。

中共官媒新華社僅報導了下一輪高級貿易會談將在華盛頓舉行。

5月5日,川普在一系列推文中表示,由於談判進展太慢,他將在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增加到25%。

5月8日,川普表示,中共破壞了協議,需要付出代價。

路透社獨家報導,5月3日夜晚,華盛頓突然收到來自中共的外交電報。電文系統地更改了近150頁的貿易協議草案,從而令美中數月的談判成果前功盡棄。

庫德洛9月6日再次提到,在5月份美中談判陷入僵局之前,雙方代表接近敲定90%的貿易協議。

5月10日,美方對華關稅如期提升,中共則表示將進行報復。

5月15日,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華為公司進行出口管制,將其納入黑名單。

6月1日,中共對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美中談判
圖為5月初,劉鶴赴美談判。 (SAUL LOEB / AFP)

8月1日:貿易戰第二次升級

6月9日,姆欽和中共央行行長易綱在日本G20財長會議上會面,6月18日,川習通電話,最終促成6月28日和29日的川習峰會。

川習會後,美方「暫時」不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雙方同意自5月初「針對談判破局前尚未完成的議題,開始繼續談判」。如果後續的談判沒有達成好的協議,美方可以「隨時加關稅」。川普還表示,中方將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和食品。

中方則繼續要求美國取消所有關稅,作為達成貿易協議的條件。

期間,香港反送中大規模抗議活動引發國際關注,中共開始指責美國是幕後黑手,遭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斥責「荒謬」。

川普在7月首次公開譴責中共在貿易談判中採取拖延手段,企圖拖到美國2020年大選後和民主黨人談判。

7月30和31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姆欽赴上海,和劉鶴展開貿易談判。

7月30日,川普發推指責中共不願意購買美國農產品,且繼續占美國便宜。他還說如果中共想等待到大選後再簽協議,那時候等待它們的就會是一個更糟的協議,或者美國根本不會跟中共達成協議。

上海談判結束後,白宮發表聲明稱談判具有建設性,但最後強調,希望9月份在首都華盛頓的會議就達成「可執行」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

中共商務部則表示,談判涉及採購美國農產品問題,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和深度的交流」。

8月1日,川普宣布將從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同時川普表示,期待繼續與中方就全面貿易協議進行積極對話。次日,中方表示將予以報復。自此,貿易戰再次升級。

8月5日,中共報復,放手讓人民幣破7。這是自2008年以來,中共首次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還要求國有企業停止購買美國農產品。人民幣貶值使中國商品對海外買家更便宜,可以抵消美國關稅。

8月5日下午,川普發布數條關於「中國(中共)操縱歷史貨幣」的推文。當日傍晚,美財政部25年來第一次將中國(中共)列為匯率操縱國。

當時,貿易戰有發展成貨幣戰的趨勢。

圖為5月底美國總統川普與習近平在日本G20峰會期間握手。(Brendan Smialowski/AFP)

8月23日:第三次升級

8月13日,萊特希澤、姆欽和劉鶴通電話,雙方同意繼續溝通。川普總統宣布,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將分成2批,第一批將在9月1日加徵,包括iPhone等第二批產品將於12月15日加徵10%關稅。

8月14日,美方將多家中國核工業公司加入出口黑名單。

8月15日,中共揚言要報復美國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川普表示,他不認為北京將會報復美國關稅,但如果他們這樣做了,美國有最終回擊的籌碼。

8月23日,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約75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10%、5%不等的關稅,分兩批自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並指控美國把芬太尼當作貿易武器。

8月23日下午,川普做出回應,提高5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川普發推說,「從10月1日開始,對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目前的25%提升到30%;此外,從9月1日起,對剩餘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從現在的10%提升到15%。」

川普還要求美國公司尋找替代中國生產的其它選擇,並首次對習近平是否是敵人提出疑問。

8月24日,川普發推說,可以採取緊急法案應對中共威脅。

8月25日,白宮新聞發言人斯蒂芬妮·格里沙姆(Stephanie Grisham)表示,川普對沒有把中國商品關稅提得更高而感到遺憾。

9月1日,美中新關稅如期實施。貿易戰第三次升級。

8月25日,川普總統在參加七國集團峰會期間,對媒體發表了美中貿易戰的評論。(Tasos Katopodis/Getty Images)

川普對中共更加不信任

川普8月23日發推文:「我唯一的問題是,誰是我們更大的敵人,傑伊‧鮑威爾(Jay Powell)還是習主席?」引發各界關注。

姆欽25日解釋說,川普和習近平私下仍是朋友,但「因為涉及貿易和金融爭端,我們已成為敵手」。

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共屢次違背承諾,導致美中貿易戰更加激烈後,川普政府對中共的信任也逐漸消退。去年12月1日和今年6月底川習會後,川普兩次暫緩貿易戰升級,是因為中方做出購買農產品和管制芬太尼出口的承諾。

川普8月1日在推特上明確指出,中共在5月初談判達成的協議上反悔,企圖重新談判;中共沒有兌現去年川習會上做出的打擊芬太尼走私美國的承諾;中共沒有兌現今年大阪川習會上做出的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承諾,而這個承諾恰恰是川普同意暫緩加徵關稅的關鍵條件。

9月3日,三名消息人士告訴財經網站CNBC,上個月下旬,美國總統川普在獲知中共對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後,原本計劃將對中國商品關稅稅率上調一倍。

CNBC近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中美官員8月29日舉行工作級別通話,北京提到限制芬太尼出口有進展,並希望以此做條件,要求美方放寬關稅。

但因中共不僅兩次違背諾言,還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川普在9月1日如期加徵新關稅。

BEIJING, CHINA - NOVEMBER 9: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d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not shown) speak to business leaders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on November 9, 2017 in Beijing, China. Trump is on a 10-day trip to Asia. (Photo by Thomas Peter-Pool/Getty Images)
因中共不僅兩次違背諾言,還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川普在9月1日如期加徵新關稅。(Thomas Peter-Pool/Getty Images)

USTR再提中共貿易不公四大表現

不久前,在一份備受關注的世界貿易組織法律簡報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列出以下中共不公貿易行為:

1. 使用外企所有權限制,包括合資要求和外企股權限制,要求或迫使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
2. 技術法規迫使外國公司尋求向中國實體授權技術許可,以非基於市場的方式支持中國接收者。
3. 中國公司投資並收購外國公司和資產,以獲取尖端技術和知識產權,並為中國公司帶來技術轉讓。
4. 對外國公司的計算機網絡進行未經授權的入侵和盜竊,以獲取其敏感商業信息和商業祕密。

彭博社報導說,美中貿易戰是否獲得解決和緩解,要視以上四個方面解決情況而定,短期內估計無法結束貿易戰。

9月4日晚,萊特希澤、姆欽和中共副總理劉鶴通電話,確定未來幾週內(大約10月上旬)將進行下一輪面對面高級別貿易談判。副部長級談判定於9月中旬舉行。

庫德洛9月6日在接受福克斯商業網(Fox Business Network)採訪時表示,9月和10月的會談將涵蓋美中貿易爭端中的所有核心問題。

「一切都會在桌面上,包括絕對的關鍵性結構問題: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網絡空間、雲計算、金融服務,所有這些都將擺在桌面上,還有農業採購、工業採購、能源購買,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等。」庫德洛說。

他還說,中國(中共)改革必須反映在修改法律上,任何協議都必須有執行條款,以確保中方履行其承諾。

中共透過合資要求、外企股權限制,強迫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圖為2019年於北京舉行的機器人展。(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川普打貿易戰心意堅定 庫德洛類比美蘇冷戰

8月21日,川普表示,「有人說這是川普的貿易戰,這不是我的貿易戰,這是一場應該在很久以前就發生的貿易戰。」他還說,自己是被「選中」來在貿易上挑戰中共。

9月4日,川普在白宮對記者說:「如果我不想對中國(中共)採取任何行動,我的股票市場,我們的股票市場,將比現在高出10,000點。但有人不得不這樣做(對抗中共)。對我而言,這比經濟更為重要。有人不得不這樣做。我們不得不處理中國(中共)問題。這必須要完成。」

川普還強調美國經濟狀況非常好。但他表示,即使經濟表現不佳 ,也必須做對抗中共的事情,因為時間緊迫,是時候了。

庫德洛9月6日警告說,美中貿易衝突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解決。

「從貿易協議的規模和範圍,以及對全球重要性來看,我不認為18個月(從2018年3月開始計算)是很長一段時間。」庫德洛說。他表示,如果這需要十年,那就這樣吧。

8月28日,川普通過電話對伊利諾伊州農民說:「我可以與中方迅速達成協議,並可以將這筆交易轉化為大量的農產品(購買)。我可以馬上做到。我可以成為一名英雄,輕鬆贏得大選。」

「但那將是錯誤的協議,也許我可以以正確方式做到這一點,這應該是在過去35年裡完成的(協議),並且是按照我們現在方式來做的(協議)。堅持下去。」他說。

川普表示,關稅正在引發中國(中共)的經濟問題,導致失去工作和公司離開,他再次提及「他們(中方)想要達成協議」。

但川普也強調這可能需要時間。他表示,中共可能不想在美國大選結束之前達成協議,因為它們想和瞌睡喬·拜登(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打交道,而不是與他打交道,因為他(拜登)會放棄(美國利益的)一切。

庫德洛還用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冷戰類比美中貿易戰。「對前蘇聯,我們用了幾十年才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地步。所以你知道,在漫漫歷史長河中,18個月一點也不算長。」

圖為美中今年2月21日在華盛頓DC進行面對面貿易談判。 (Alex Wong / Getty Images)

美中第13輪談判將啟 是否達臨時協議引關注

中方副部長級別官員將於9月中旬前往華盛頓談判,隨後在華盛頓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姆欽和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會面,舉行第13輪美中高級貿易談判。

《南華早報》9月10日的報導引述一名知情人士的消息說,中方人員正在討論協議文本,用於10月在華盛頓部長級貿易會議上審視。該消息人士表示,文本基於兩方在4月份談判達成的草案。這是美方一直的要求。

除了文本取得進展,美國財政部長姆欽9月9日接受福克斯商業電視台(Fox Business)專訪時亦透露,中美先前僵持不下的貿易執法機制也達成了「概念上」的共識。他強調,貿易談判已經有正向進展,但若無法達成協議,總統川普也不介意維持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高關稅。

「我們有一份文件、並取得了很多進展,中方決定來這,這顯示他們真有繼續協商的誠意,我們也已做好準備。」姆欽說。

《華爾街日報》9月12日的報導引述一名追蹤談判的消息人士的話說,中方副總理劉鶴之前表示,美方40%的要求可以立即解決,另有40%可以通過後續談判解決,剩下的內容將不設談判時間限制。對比一年前中方的「三等分」表態(三分之二可談),中方已明顯對美讓步。

此外,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9月11日突然宣布,撤銷部分美國產品關稅,並自9月17日起生效。此舉被指中方在新一輪談判前,發出示好信號。中方也開始購買美國大豆和豬肉。

在美國方面,9月11日晚間,川普宣布將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30%關稅的日期從10月1日推遲至10月15日,以此作為一種善意姿態。他強調這是應劉鶴請求,中方高級官員直接致電給他的人,他便給中方兩週緩刑。

針對媒體報導川普政府顧問正在考慮一份和中方的臨時貿易協議,9月12日,川普在白宮南草坪對記者表示:「這是人們在談論的事情。(但)我寧願等到整個協議完成。我們已經收取了許多(錢),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我寧願和中國人徹底完成(協議),如果我們要達成這筆協議,讓我們完成它。」

川普表示,他看到很多分析師都在談臨時協議。「這意味著我們會做一些事情,首先是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但這並不是容易或者很難的問題。這是有協議和沒協議的問題。我想這是我們會考慮的事情。」

在川普做出回應之前,姆欽在白宮接受CNBC記者採訪,被問及川普是否會為了在2020年大選之前,為確保美國經濟安全而達成一項不完整的臨時協議。

姆欽回答:「我要提醒你,這些討論(美中貿易關係)已持續了兩年半。從第一次川習會開始,中國人(中共)承認他們將重新平衡貿易關係。但它(中共)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他補充道,「只有這是一筆好交易,且這筆交易對美國公司和美國工人都有好處的前提下,川普總統才會同意達協議。」

針對第13輪美中談判,姆欽還表示,中共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將參加10月的貿易會議,雙方將討論「貨幣和匯率操縱」。

大多美國人認同中共貿易不公 美中貿易戰影響深遠

庫德洛9月6日還表示,川普總統已經說服美國人民相信貿易戰的重要性。

《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些政治分析家和民意調查者認為,川普對中共強硬態度可以幫助他明年連任總統的競選活動。

川普前任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表示,「2020年將受到這個問題(中共)的影響。」他表示,這(中共問題)超出了貿易戰,包括經濟衝突,即貿易、技術和貨幣等。川普每天必須在那裡對抗中共。

《華日》報導,根據蓋洛普去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雖然美國人普遍支持自由貿易,但人們認為中國(中共)在與美國貿易合作存在不良做法的比例為62%。

「中國(中共)是一個獨特的案例」,蓋洛普的主編穆罕默德·尤尼斯(Mohamed Younis)說,「這是唯一一個大多數美國人認同它們(中共)與美國有不公平貿易關係的國家。」

班農認為,貿易戰在2020年選舉日前不會得到解決。他說:「這是21世紀上半葉唯一最具決定性的問題,它將確定不僅是國家而且是全球經濟的基調和方向。這就是為什麼這是一場值得打的戰鬥。」

庫德洛認為貿易戰有著深遠的後果,且不僅僅是短期內有一年影響,而是在隨後的50年或100年都有深遠影響。「所以我們做這件事情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且要確保我們把事情做好。」他說。

美國保守派媒體《華盛頓自由燈塔》高級編輯比爾·格茨(Bill Gertz)稱讚川普就職後美國政府在對中共政策方面作出的「翻天覆地的改變」。他說,川普政府指出,中國(中共)每年盜取價值高達2500億到6000億美元的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並直指「沒有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繁榮發展,以依靠那種盜竊和技術轉移而來」。

本文首發於《真相中國》週刊 2019.9月號/第8期 #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專家:為何川普和中共打貿易戰是值得的
專訪班農:美中貿易戰 中共謊話連篇(下)
白宮前顧問:為何美中貿易戰超越經濟範疇
貿易戰促外企逃離中國 泰國祭減稅50%收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