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派系仇恨被謀殺 阿富汗為遇害民航部長舉喪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7日訊】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過渡政府星期六(2月16日)為周四在喀布爾機場被謀殺的民航部長阿布杜勒﹒拉赫曼舉行葬禮,阿富汗過渡政府領導人卡爾扎伊和其他高層官員出席了葬禮。

據BBC中文網報道,數以百計的人在喀布爾的大清真寺出席了葬禮。臨時政府領導人卡爾扎伊向群眾表示,阿富汗人必須停止互相殺戮,並共同向和平邁進。 葬禮後,一隊車隊把靈柩送到市郊的一個墳場安葬。

BBC在當地的記者說,出席葬禮的人的數目比較預期的多,顯示人們對臨時政府的支持。 阿富汗當局已經逮捕了7名涉嫌謀殺拉赫曼的人,另外三人逃到沙特阿拉伯,但即將被引渡回阿富汗。


(圖片 Copyright AFP, 2001)

在喀布爾,人們現在都不禁要問:一個政府部長怎麼會被扣留幾個小時,然後被活活毆打死。而阿富汗保安部隊或者國際安全部隊都沒有過問。

國際安全部隊的一名發言人表示,部隊對拉赫曼被打死的事情毫不知情,而且,阿富汗當局也沒有要求提供援助。

防彈車

卡爾扎伊和阿富汗外長阿卜杜拉等高級官員護送拉赫曼的靈柩到喀布爾的大清真寺。BBC記者說,阿富汗臨時政府的官員都希望盡力擺出一副團結的樣子。

拉赫曼的靈柩上覆蓋著阿富汗的黑綠紅三色新國旗,週圍撒滿了鮮花。安放靈柩的拖車由一輛防彈車牽引。

喀布爾上空,直升機在盤旋,靈柩經過的街道布滿了軍隊。在靈柩下葬的墳場,有大約1千人聚集。

起初有報道說,拉赫曼是被阻延在喀布爾機場的麥加朝聖客毆打至死的,但是阿富汗過渡政府後來說,這是一宗謀殺,兇手是北方聯盟的一個派系-“伊斯蘭協會”。

因派系仇恨被打死

阿富汗臨時政府經過調查后,証實航空部長在喀布爾遭打死事件,是由于阿富汗政治派系仇恨所引起的。

阿富汗當局說,所有10名嫌疑人都是伊斯蘭協會的成員,其中據報包括阿富汗情報部政治司司長陶希迪將軍和國防部副部長貝格將軍。 阿富汗臨時政府總理卡爾扎伊在喀布爾召開緊急記者會,指出有數名政府高級官員應對航空部長拉赫曼之死的事件負責。卡爾扎伊表示會將這些人“繩之以法”。

他們和拉赫曼曾經同屬一個派系,但是拉赫曼後來脫離該派系,轉而投靠阿富汗前國王。 這些人被指控在殺害拉赫曼之前曾經把他扣留三個小時之久。

據先前的報道,一群憤怒的朝聖者因候機過久而在喀布爾機場把拉赫曼打死。政府后來設立委員會進行調查,發現有政府高官卷入這事件。其中包括阿富汗情報機關負責人和阿臨時政府國防部副部長,其他涉及者則隸屬于情報機構和司法部官員,其中有3人已隨朝聖者前往麥加。

卡爾扎伊表示,朝聖者和事件沒有關系。他說:“拉赫曼是被謀殺的,我已經要求沙特阿拉伯方面把這些策划者抓回來,要對他們進行審判,送他們進監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紐約警方拘瘋狂駕駛男子 (2/16/2002)    
  • 英警方搜尋連環謀殺案凶手 (2/11/2002)    
  • “美國塔利班”受到新指控 (2/6/2002)    
  • 巴勒斯坦槍手突襲法庭 打死三名被告 (2/6/2002)    
  • 謀殺犯施君龍囚終身 (2/5/2002)    
  • 圖炸美國客機男子被控多項罪名 (1/17/2002)    
  • 美鞋藏炸彈男子被控九罪 (1/17/2002)    
  • 圖炸美國客机男子被控八罪 可判五次終身監禁 (1/17/2002)    
  • 為神學士作戰 美國人沃克三罪名遭起訴 (1/17/2002)    
  • 美決定民事審訊美籍塔利班 可能被判處終身監禁 (1/16/2002)    
  • 多倫多吳家姊妹命案嫌犯被控二級謀殺認罪 (1/15/2002)    
  • 民運人士劉凱申教授在舊金山被謀殺? (1/13/2002)    
  • 全球共三十七名記者去年因公殉職 (1/5/2002)    
  • 北愛爾蘭發生炸彈爆炸一人當場被炸死 (1/4/2002)    
  • 菲總統下令調查青年軍官聯盟發言人被謀殺案 (1/2/2002)    
  • 美國30年失蹤案引出駭人謀殺案 (12/28/2001)    
  • 圣誕期間 哥倫比亞141人在暴力沖突中死亡 (12/26/2001)    
  • 美國判處古巴間諜領導人無期徒刑 (12/14/2001)    
  • 911事件 美首度起訴1恐怖分子 (12/12/2001)
  • 相關新聞
    菲總統下令調查青年軍官聯盟發言人被謀殺案
    北愛爾蘭發生炸彈爆炸一人當場被炸死
    全球共三十七名記者去年因公殉職
    民運人士劉凱申教授在舊金山被謀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