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住房危機 紐約推新法打擊短租

愛彼迎創下最好收入 紐約面臨住房危機 新法要求短租的房東在市府註冊

人氣 251

【大紀元2021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COVID疫苗接種和部分地區放鬆旅行限制的推動下,民宿平台Airbnb(愛彼迎)在今年第三季度報告收入超過22億美元,比2019年瘟疫爆發前的收入還高,創下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但紐約市議會週四通過一項法案,進一步限制Airbnb這種在線房屋租賃服務。

法案旨在加強對短租行為的監管,因為短期租賃比長期租賃更有利可圖,這會加劇住房危機。該法案首次要求房東以不到30天的租期租給別人前,必須在紐約市長特別執法辦公室(Mayor’s Office of Special Enforcement)登記並獲得註冊號。在Airbnb或類似平台上打廣告時,必須寫上有效的註冊號。

這個市長特別執法辦公室的工作重點就是剷除非法出租。提出這項立法的曼哈頓上東區市議員卡洛斯(Ben Kallos)在新聞稿中表示,市長很可能會簽署該法律,法案生效一年後,超過37,000套Airbnb房屋將必須在紐約市註冊。

酒店業一直抱怨經營民宿平台的Airbnb(愛彼迎)和類似的在線房屋租賃吸走了他們的客人、擠壓利潤並改變了住宿業的格局。疫情更加劇了這一問題。

市議員卡洛斯說,疫情下紐約市的酒店空無一人,損失了40億美元的收入,而Airbnb卻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的22億美元收入,部分原因是紐約市有37,274處房源。

他說,Airbnb上的19,782個房源是整屋出租(entire homes),而不僅僅是其中一個房間,其中許多可能是非法的,只會加劇經濟適用房的危機。

紐約市法律禁止在沒有房主在場的情況下,將一套公寓或一套住宅以少於30天的租期出租。這是為了防範業主將住宅改造成事實上的酒店,從而加劇了紐約的住房短缺、推高了租金。整屋出租的情況,房主很可能就不在場。

週四通過的新法案,是紐約市府與Airbnb公司長期「鬥爭」的新進展。一旦實施,房東的罰款從1,0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或者是非法租賃收入的三倍。對平臺的罰款將限於1,500美元或從非法交易中收取的總費用中的較高者。

這套註冊系統以舊金山、芝加哥、波特蘭以及最近的聖莫尼卡等其它城市的類似系統為藍本。

「Airbnb上非法列出的每套公寓都應該回到住房市場上。」卡洛斯說,住房應該是為紐約人準備的,酒店才是為遊客服務的。而現在情況顛倒,他說:「看到酒店關門或空置,而全市的(很多)公寓變成非法的Airbnb旅館,這實在是太瘋狂了。」

紐約小房東:這項法律很難執行

「紐約小房東」組織的會長何德鄰說,政府這一招是為了逼房東做回長租、放棄有利可圖的短租生意,從而提供長租房屋的供應,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必有效,「全市這麼多公寓變成非法的Airbnb旅館」背後有多種原因。

他說,事實上,曼哈頓房屋短缺問題嚴重,可負擔的房源更是一房難求。疫情下政府禁止驅逐房客,租戶即使不交房租,房東也不能趕他們走,而房貸必須繼續還,令許多小房東叫苦不迭,這樣一來「誰肯簽長租合同」。

很多房源的房東都依靠共享住宅來償還房貸或支付自己的房租。何德鄰說,房貸壓力下,租給陌生人怕遇到租霸,走投無路下,「以前不願租給按摩院的,現在願意租給人開按摩院,發現做偏門生意的人永遠準時交租,因為他怕房東找麻煩、不想房東來碰他的東西,反而給錢痛快。」

還有些小房東租給人做貨倉、儲存商品。隨著送貨上門的興起,電商公司承諾在一小時或更短時間內將化妝品、書籍、食品、雜貨、日用品等送到紐約市的任何一個地方,他說:「小貨倉不住人、少用電,小房東更樂得出租,二樓也可以做倉庫,存放化妝品等容易打理的東西。」

何德鄰認為,受到這項法律影響最大的是曼哈頓那些針對外國遊客的、在Airbnb上打廣告的房主,而像法拉盛和布碌崙八大道華人社區的房主,基本不打廣告,或者只在168租房網上發布信息,也不會給足地址。實際上,除非大樓管理員想抓非法租客,否則這一類華人短租行為政府抓不到,這項法律很難執行。他認為這項新法「完全管不了少數族裔,只管到曼哈頓」。◇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添補愛彼迎監管漏洞 紐約再擬新法
打擊愛彼迎最大行動 紐約「突襲」豪華公寓樓
利用愛彼迎短期出租 曼哈頓房東挨告
市府打擊愛彼迎商業房東 4年賺租金2千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