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財產稅改革公聽會 布碌崙居民:房價與收入增幅不成比

州參議員建議擴大稅收抵免 民眾嘆開發商炒地皮 但存款現金沒變 籲立法者三思

人氣 59

【大紀元202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因疫情延宕一年,紐約市財產稅改革諮詢委員會(NYC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roperty Tax Reform)從5月11日開始,根據其在去年3月推出的10項初步建議,依序在史坦頓島、布碌崙、皇后區、布朗士與曼哈頓等五個行政區恢復舉辦線上公聽會,希望能聽公眾意見,簡化不平等的財產稅制。

週四晚上六點,市財產稅改革諮詢委員會專門為布碌崙居民舉辦線上聽證會,共有60人註冊發表證詞,其中有49人為布碌崙居民,改革方向是以社區平等為原則。

會議上,布碌崙第22選區的州參議員郭納德(Andrew Gounardes)率先發言,他表示未來的財產稅制度改革首重社區之間的平等性,他建議「財產稅制度的改革必須保護那些房屋價值在過去幾十年中迅速升值的住民,儘管他們的收入沒有顯著變化。」

郭納德說:「這些房產價值高但缺乏現金的財產持有人,會受到部分提議的負面影響。由於目前對一級房屋的估價,僅考慮其市場價值的6%;這項改革將破壞沒有足夠的支持(如稅收抵免保護措施)的業主。」,並強調應將擴大稅收抵免作為委員會初步建議的一部分。

瑞秋·哈金(Rachel Hakim)已經68歲,她與62歲的先生均從事表演藝術工作,夫婦倆住在威廉斯堡,她在聽證會上表示,當地因開發商入駐,造成房價飛漲,但是這些數字並沒有如實反映到她的薪水或現金存款,也因為她的租客同樣是賺不多的音樂家或藝術工作者,所以她也很難漲租。

「我希望市議會可以為我們這些從事音樂與藝術工作的年長房東再三思量。」哈金說,「這對我們的後代也好。」

紐約合作和康斗公寓理事會(Council of New York Cooperatives & Condominiums)執行總監瑪麗·安·羅斯曼(Mary Ann Rothman)則認為紐約市以康斗房(condo)、Co-op為優先住所的居民,不應該背負稅賦重擔,因此她建議委員會將身體不便者、低收入老人家與退伍軍人等作為減輕財產稅的對象。

市長白思豪在2013年競選時,曾信誓旦旦要修復財產稅系統。5年後,白思豪和市議會議長張晟終於在2018年成立紐約市財產稅改革諮詢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是改革紐約市的財產稅制度」,但同時還得保證不使市府「用於服務」的稅收減少。

2020年1月,市財產稅改革諮詢委員會發布了初步報告,提出了10項初步建議;其中,委員會建議將最多可容納10個單位的小屋、公寓和租賃建築與1至3個家庭住宅,改用「基於銷售方法」對房產估值,按整體市場價值進行評估;為低收入房東「部分房屋免稅」,以取代目前的延長紐約公寓稅務減免(NYC Condo/Coop Tax Abatement Extensions )政策。

解決財產稅制度問題,需要州府與市府共同配合,難度不低;市長白思豪表示,最終報告會在他於今年12月31日離任前完成。但是,如何執行財產稅改革就會成為新任市長的考題。

財產稅約占紐約市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在當前財政年度中,這一數字約為310億美元,而市府最新的行政預算評估,由於疫情導致的房產價值下降,財產稅實際收入將縮減至294億美元左右。

皇后區、布朗士與曼哈頓的線上公聽會將分別定於6月9日、6月14日、6月16日晚上六點舉辦;而史坦頓島的公聽會已於5月11日舉行完畢,民眾如需觀看回放與了解更多公聽會信息,可以登錄以下網址查看:https://www1.nyc.gov/site/propertytaxreform/hearings-meetings/hearings-meetings.page。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前景黯淡 紐約500萬起價公寓 銷售下滑22%
曼哈頓地產市場回溫 新簽合約量漲超一倍
買家逢低買進 紐約1月房產簽單數達近7年高點
紐約重開吸引大戶型買家 曼哈頓房市升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