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迎接最終回 緊接播出幕後紀實影片

人氣 279

【大紀元2021年0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公視旗艦戲劇《斯卡羅》今(18日)晚迎來大結局,劇中最吸睛的「蝶妹」温貞菱與「阿杰」黃遠這對原客混血姐弟,在解開身世之謎後,阿杰選擇站在部落這一方,與身處李仙得陣營的蝶妹產生矛盾與對立。

斯卡羅
《斯卡羅》「阿杰」黃遠(左)宣讀「南岬之盟」。(公視提供)

而瑯嶠十八社大股頭、豬朥束社的領袖「卓杞篤」扛著斯卡羅族群的興亡大任,帶領族人做好了不畏戰的準備……最後他與李仙得簽訂以和平共存為前提的「南岬之盟」,其智慧與勇氣,創新了歷史的一頁,透過戲劇改編,讓更多觀眾認識這段關鍵歷史。

在大結局(點看預告)播畢後,緊接著播出「斯卡羅幕後紀實」紀錄片,首次公開由曹瑞原導演帶領製作團隊耗時3年的籌備秘辛,也為這段旅程畫下一個圓滿句點。

温貞菱挑戰語言極限詮釋的「蝶妹」,劇中多重的身分背景,讓她對自我認同感到迷惘,卻依舊選擇承擔起連結所有族群的重責大任,温貞菱表示:「演完蝶妹這個角色,學習到不讓自己這麼辛苦,適當地學會放鬆,開開心心地完成許多事,將自己好的能量傳遞出去。」

擁有一半排灣族血統的黃遠,也在拍攝完成後,形容這是一場「反思自我」的旅程,黃遠表示:「從阿杰身上,真的感受到長大了必須扛起整個部落的責任,在歷經一切的過程之後,我也更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積極地去爭取想要的東西。」

斯卡羅
《斯卡羅》今晚迎接最終回,關鍵戰事場面氣勢磅礴。(公視提供)

壓軸戲裡有好幾場「蝶妹」要在李仙得與卓杞篤之間雙向翻譯的關鍵場面,温貞菱透露,除了背好自己的臺詞,也背了其他人的臺詞,希望能夠完美詮釋一個稱職的通譯,她自豪表示:「沒有任何戲是事後配音。」

斯卡羅 温貞菱
《斯卡羅》「蝶妹」温貞菱(上)極力阻止卓杞篤(中)和李仙得之間的衝突。(公視提供)

黃遠飾演的「阿杰」在後半段劇情中,慢慢學習成為斯卡羅的勇士,劇中跟家人的對戲讓他最有感,「尤其是姐姐生病那場戲,那時候一看到姐姐躺在軍營的床上,就覺得鼻酸,因為阿杰除了部落之外,最後的親人只剩姐姐了,而且臺詞讓我很有感觸,情緒一到,眼淚就直接掉下來。」

另外,他印象很深刻的一場戲,是舅舅卓杞篤對阿杰的訓話,「那是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卓杞篤的眼神裡又隱約含有對阿杰的期盼,希望阿杰可以盡早成為部落勇士、獨當一面。」

斯卡羅
《斯卡羅》查馬克・法拉屋樂(右)劇中恨鐵不成鋼,斥訓黃遠。(公視提供)

《斯卡羅》裡貫穿全劇的最重要角色,也是所有劇組同仁心中最巨大的存在,是由已逝的排灣族演員查馬克・法拉屋樂所演出的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

他在生前受訪時曾表示,「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要詮釋154年前真正發生過的事情,對於角色處在一個制高點,該怎麼去揣摩當時他所面臨的糾葛與狀態,自己也在讀本的過程,慢慢去理解角色的呼吸,雖然壓力滿大的,但是也慢慢地找到說故事的方法,透過參與演出,能與過往對話,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部落觀、文化觀及世界觀,帶給下一代。」

斯卡羅
《斯卡羅》查馬克・法拉屋樂(中)飾演的大股頭卓杞篤,開戰前接受風祭司(左)的祝禱。(公視提供)

飾演卓杞篤女兒「烏米娜」的程苡雅,劇中是卓杞篤的最佳助手,她透露跟查馬克・法拉屋樂在對戲時,「就彷彿在跟自己的爸爸講話,雖然有的時候會想叛逆,但是還是得聽從爸爸的指示。」她回想到每次父女一起出場的戲氣勢都超強的,她率真地說:「大家欣賞umi的氣勢,這個氣勢搞不好就是來自於她的爸爸。真的很想念他,我相信他也跟著我們一起收看!」

被戲稱為「瑯嶠第一男子漢」的「水仔」吳慷仁提到,看著查馬克・法拉屋樂的演出,自己也變成了他的粉絲,「他的表演我非常喜歡,感覺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種與角色的靈魂交換,他堅定深邃的眼神,非常撼動我,已經將角色內化成為一個人的樣子。」

吳慷仁亦有所感觸:「《斯卡羅》的背後其實就是在講一個『人』的故事。」劇中每個角色都在盡最大的努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如同他十分欣賞查馬克老師的排灣族語口頭禪「’isan caucau」(意即:成為真正的人),透過這部作品,讓大家可以反思內在的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責任編輯:劉宇涵

相關新聞
畢生守護排灣族文化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病逝
《斯卡羅》大股頭查馬克病逝 追頒三等文化獎章
《斯卡羅》主演英文流利受矚 歸功周厚安提點
斯卡羅效應 台立委籲協助創作者打開全球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