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賽事撤離 港各界促放寬檢疫 港府仍猶豫

人氣 339

【大紀元2022年09月23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理爾、林一山綜合報導)最近,有多個原先在香港舉行的體育賽事相繼取消,並改到鄰近地區舉辦,矛頭直指香港嚴格的入境檢疫政策。不少建制派、商界、旅遊業界人士和醫學專家都公開促請政府儘快將檢疫政策放寬至「0+7」。

特首李家超9月20日僅回應正在研究放寬相關措施,但未透露任何細節和時間表;亦有消息指政府打算於9月內宣布「0+7」檢疫安排。有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指出由今年9月至12月底,新加坡有600多個各類型的會議和展覧,形容香港「拱手相讓」和「坐以待斃」。

根據現行的「3+4」檢疫安排,從海外地區入境香港的旅客和香港居民必須符合疫苗接種要求,例如已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並在持有登機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抵港後,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3晚,期間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於抵港第2天,在指定檢疫酒店進行核酸檢測。隨後,在家居或其他自行安排處所接受醫學監察4晚,期間受「疫苗通行證」「黃碼」限制,例如不得進入食肆堂食;於抵港第4天至第7天,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抵港第4天及第6天接受核酸檢測。

在抵港第8天至第10天,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在抵港第9天,再接受核酸檢測。

李家超:正在研究放寬相關措施

9月20日,李家超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近期政府正研究經機場抵港人士檢疫安排有何空間,會儘快決定。他宣稱,政府的目標是在管控疫情的前提下,讓香港聯通世界,並減少檢疫措施帶來的不便。政府措施要有序和一致性,希望儘量不會走回頭路。被問到會否取消抵港人士登機前的核酸檢測要求等,李家超回應稱會考慮不同意見。

同日,有中共官員談及香港的防疫政策,是近期首次。中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香港和澳門在疫情兩年多以來受到嚴重衝擊,香港因應時勢調整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是「無可厚非」。他又稱新一屆香港政府已多次強調接軌世界與和中國大陸通關並不矛盾。

多個體育賽事取消 各界促政府放寬檢疫規定

由於香港政府計劃於11月舉行「國際金融投資高峰會」和「國際七人欖球賽」,顯示香港與國際重新接軌,港府原先打算最遲在10月19日《施政報告》或9月底公布放寬入境檢疫政策。例如將入境檢疫規定放寬至「0+7」,即取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的規定,改由在家居或其它自行安排處所接受醫學監察7晚,但期間仍受「疫苗通行證」「黃碼」限制,不得進入食肆和酒吧堂食。

不過,近日田徑總會一度宣布取消渣打馬拉松、新加坡渣打馬拉松如期在12月舉行、明年世界龍舟錦標賽由香港移師泰國舉行、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擬放棄在香港推出公海遊計劃等事件,令政府有意提早放寬檢疫政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20日被傳媒問及與新加坡競爭的問題,他回應說「香港一直不怕競爭,只怕自己不爭氣」,強調必須持續提升自身競爭力。他表示,政府正作全力籌備11月份的「國際金融投資高峰會」及「金融科技周」。

近月曾多次批評香港防疫政策阻礙社會復常的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江玉歡,繼續在Facebook專頁發文促請政府放寬防疫政策。她在9月19日指出,新加坡由今年9月至12月底,各類型的會議和展覧有600多個,包羅萬有,被稱為「亞洲」和「國際」的也有好幾十個,令她「嚇了一跳」,批評香港「拱手相讓」和「坐以待斃」。

吳志森:香港政府仍未醒覺

時事評論員吳志森在其YouTube頻道上批評,香港政府到今日仍未醒覺,仍在猶疑是否放寬防疫規定,「有盧寵茂坐鎮,香港沒有辦法不拱手相讓,李家超亦不夠果斷。」

吳志森形容旅遊業、展覽業和酒店業都是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但錢不會等人的,離開了香港之後,就不會再回來,每名香港人都會受到影響,香港經濟一落千丈。」

多個體育賽事取消

「香港十公里錦標賽2022」原訂在8月28日舉行,共2,500人參加,但香港田徑總會在8月24日發聲明宣布,接獲政府部門通知,由於疫情近日升溫,須大幅削減參賽名額,香港田徑總會經審慎考慮後,決定取消賽事。

原定2021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疫情延至2023年8月舉行,但國際龍舟聯合會9月17日召開特別會員大會,正式通過將錦標賽改到泰國舉辦,因為現行訪港旅客檢疫及隔離安排,仍較其它國家嚴格。

香港田徑總會曾一度宣布取消的「渣打馬拉松」,20日再發聲明表示,過去多日與政府部門溝通,獲政府「全力支持」,積極計劃在明年2月12日舉行活動。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香港未有防疫政策路線圖 世界龍舟賽移師泰國
港人怨聲四起 指港府只顧防疫漠視經濟民生
IATA:中共清零政策摧毀香港航空樞紐地位
香港近六成受訪者傾向「0+7」檢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