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景德四圖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5日訊】
卷 絹本設色 33.1 x 60公分
收傳印記: 雲中. 河北棠村. 蕉林. 石渠寶笈. 御書房鑑藏寶. 宣統御覽之寶.

本幅採用「右圖左史」形式,記錄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的史實,幅上各以楷書標題,幅後附文記史。「太清觀書」為真宗召群臣於皇家藏書處太清樓,觀太宗聖製御書及新寫四部群書情景。雖是皇宮一部份,處理手法非常樸實。建築結構單純肯定,界畫線條簡勁有力。

殿身面寬七間,當心間(居中的一間)柱距較大,次、梢、盡間遞減。匾額懸掛於樓閣上層前檐正中,牌心書有「太清觀書」四字,重檐歇山頂(宋稱九脊殿),正脊兩端有鴟吻裝飾。鴟吻一般被認為是<< 唐會要>>中所描述:「漢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上以壓火祥。」傳說能避火,故將其形象用於建築脊飾。

中國古代高層建築是由台基、柱、斗栱、屋檐、平坐,沿垂直線方向逐級疊加而成,斗栱是減少橫梁與立柱交接點上的剪力特有的部件,由若干梯形木塊~斗,和肘形長木塊~栱,層層裝配而成。此圖斗栱用材較大,合乎宋代<<營造法式>>規定七間殿宇的用材。檐下一周在柱頭處使用「一斗三升」斗栱,簡練有力,頗顯疏朗,較近於唐代之碩大雄壯。

殿堂採用唐宋時期「兩階制」設東西階的做法,左右對稱,供賓主升降之用。堂前廊道及踏道兩側皆圍以鉤欄,柱頭上飾有寶珠仰蓮。畫中可見散水磚設於台基下四周,以受檐上滴下之水。

1、<<營造法式>>由李誡(?~1110)奉旨編修,書成於宋哲宗元符三(1100)年,徽宗崇寧二年(1103)頒行列郡官署,作為營建工程通行的法式,紹興十五年(1145)重刊,是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專書。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科莫鎮遍布著形形色色的飯店和別墅,而梅爾齊別墅則座落在寧靜的湖邊。她優雅的氣質與科莫湖的靈氣相通,不變的是,二百多年來仍不斷地感動著遊客和路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