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飲食三部曲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7日訊】春天,万物复蘇,气候由寒變暖。作為与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人來講,在春天的旋律中,飲食上應注意以下三個“時”的不同。
  早春 陰寒漸退,陽气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据祖國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适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能祛散陰寒,助春陽升發,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以防阻遏陽气發越。
  仲春 古人云,春應在肝。肝稟風木,仲春時節肝气隨万物升發而偏于亢盛。祖國醫學認為,肝亢可傷脾(木克土),影響脾胃運化。因此,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講:“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气”。此時可适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時正值各种既富含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如薺菜、馬齒莧、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應不失時机地擇食。
  晚春 气溫日漸升高,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在适當進食优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的八大菜系
管住嘴就管住了糖尿病
飲食美容技巧5則
讓你的容貌來決定該怎么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