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朝謊言錄」全球有獎征文大賽參賽作品

毛澤東与人民同甘共苦:一個美麗的謊言

--讀《韶山之謎》所想到的

映險松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近日閱讀了由香港商報出版社出版的《韶山之謎》一書,產生不少聯想和感慨,頗覺不吐不快。眾所周知,韶山是毛澤東的故鄉,因此聞名于世。《韶山之謎》的作者在書中夾敘夾議地描寫了中國共產党從一九四九年執政以來,眾多國內外政要名人到韶山“朝圣”的奇聞軼事,讀來倒也饒有興味。

作者的立意當然是為毛澤東歌功頌德,為韶山涂上神秘的色彩,但在不經意之間作者卻戳穿了一些有關毛澤東的謊言,使此書起到了事与愿違的效果。

有關毛澤東的慌言之一是:毛最體察民情,一貫与人民同甘共苦。例如在一九六零至一九六二年的“自然災害”期間,毛澤東拒絕食肉,以示与人民共患難。但從《韶山之謎》一書中卻可以看到,正是在全國廣大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有人餓死的三年大飢荒期間,中共湖南省委竟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費巨額民脂民膏,打著修建軍事設施的幌子,在韶山為毛修建了秘密“行宮”–滴水洞。請看書中的描寫:

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六日,毛澤東的專列從杭州到達長沙。六月十八日下午二時許,毛澤東乘坐白色吉姆車在當時湖南省委代理第一書記王延春、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公安部副部長、八三四一部隊政委汪東興和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詞的面包車、吉普車的陪同和保護下,靜悄悄地回到韶山沖。吉姆車經過毛澤東故居路邊沒有停下,經過一九五九年六月毛澤東住過的韶山招待所沒有停下,專長緩緩經過韶山毛澤東陳列館、毛鑒公祠、毛震公祠,向右拐進一條窄路,沿著山根向風景秀麗的滴水洞奔去。

下午四時許,毛澤東下車望了望山景,只見滴水洞三面環山,一條山泉由北向南,流經谷底,毛澤東忍不住邊走邊說:“這是個好地方。我小時候在這里放過牛,還和小同伴打過架。”活動活動手腳,毛澤東又說:“這里原來叫黃田坳,過去以山為界,山那邊是湘鄉,山這邊是湘潭,又叫湘潭坳。”看著毛澤東那樣心曠神怡的樣子,王延春心底為湖南省委、為前任書記張平化、也為自己輕輕地松了一口气。一九五九年毛澤東回韶山,曾向陪同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提出在“在吊鬚洞(今滴水洞)那里建一個草棚子”,當時毛澤東說是希望有一天“解甲歸田在此頤養天年”。廬山會議后周小舟“貶到一個公社當副書記去了”,毛澤東這個草棚子几經摸索才選到這里,一九六零年冬以代號二零三工程秘密興建,先建寬大的一號樓平房,挨著是二號樓的二層樓房,到一九六二年底整個工程連同韶山到滴水洞的柏油馬路一起完工,今天終于派上大用場了。

毛澤東大踏步地走進滴水洞……1

對于以上描寫,值得注意的是:修建滴水洞的時間是從一九六零年冬至一九六二年底,這正是中國面臨由“大躍進”造成的嚴重經濟困難的時期,當時廣大人民普遍吃不飽穿不暖,在有些地區甚至有不少人餓死,而中共地方大員為了取悅毛澤東,卻動用大量國家資源為毛修建行宮,這樣的行為還能說明中國共產党代表人民的利益的嗎?一九六二年底滴水洞建成后,過了三年半,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毛澤東才第一次使用它。根据書中的記述,毛到此僅此一次,只住了十一天就离開了。直到一九七六年去世,毛再也沒有來過這里。滴水洞的建筑和設施就這樣十數年如一日地閑置了。可想而知,這項因毛而起的所謂“工程”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多么大的經濟損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毛到達滴水洞后安之若素地接受和享用了地方大員們的這份厚禮,對他們無視人民疾苦、濫用國家資源、獻媚迎奉之舉,沒有作出任何批評和譴責,使地方大員終于“輕輕地松了一口气”。這些事實能夠說明毛是一位“體察民情,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英明領袖”嗎?

對于毛在滴水洞的排場和离開時的情景,書中也有詳細生動的描寫:

毛澤東這次回韶山保密嗎?毛澤東心情复雜地開始散步,視察地形。毛澤東發現一號樓的每個房間門口、餐廳廚房之間都站著從北京帶來的貼身警衛,外面還有四處巡邏的流動哨。這個汪東興喲!毛澤東又滿意又埋怨地自言自語。毛澤東二回韶山是警衛森嚴,‘固若金湯’……2

在和平年代中,在對外宣稱是軍事設施高度保密的滴水洞中,警衛措施還要這樣如臨大敵,真是匪夷所思。可能這正是毛澤東本人提倡的“階級斗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所造成的合乎邏輯的結果吧!

六月二十八日,毛澤東要走了。毛澤東原定下午三點离開滴水洞,一夜之間毛澤東突然決定上午离韶。清早湖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高文禮急得滿頭大汗,四處急電——通知長沙到武漢的鐵路沿線清道。3

這真是一派“皇帝上轎,地動山搖”的景象。試想,從長沙到武漢的鐵路沿線實行清道,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要影響多少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事實上,當年為毛澤東修建行宮的絕不止湖南一省,各個省、市、自治區在這方面是爭先恐后的。筆者曾到訪過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据介紹,這也是專門為接待中央大員而修建的,有專門供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和朱德下榻的“一號樓”、“二號樓”、“三號樓”和“四號樓”等。由于毛澤東等巡視各地的次數十分有限,所以這些建筑和設施也均是常年閑置。由此可以想象,中共給國家造成的浪費和損失之浩繁,真是令人感慨!

直到毛澤東等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死去之后,河南省政府于八十年代中期將長期閑置的“省委第三招待所”當作省方的投資与所吸引到的海外資金結合,創辦“黃河大學”。筆者在該校創建之初曾到訪和下榻于這個“第三招待所”。從外邊看,這里高牆壁壘,上邊還架設了電网,不知情的人會誤認為它是一所監獄。但入內之后,卻是花香鳥語、綠草成茵、楊柳成行、大小樓宇錯落有致,環境十分优雅。然而由于客房長期閑置無人利用,房間內的壁櫥已經嚴重發霉損坏,衛生間里的設施也大都失靈,不便使用。無獨有偶,這种情況竟也發生在韶山!請看《韶山之謎》書中對陳伯達造訪韶山的一段描寫: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三日…韶山賓館二號樓來了一位穿著灰色風衣的中央首長。首長一下車à焦急地用閩南話問:“一號樓打掃干淨沒有,馬上要用。”……一號樓是最早修建的平房,衛生間在臥室外面。毛澤東一九五九年回韶山下榻在此,中央來人為保持對毛主席的尊敬,一般都不住一號樓……只有賀龍住過一號樓,眼前這位首長也破例地要求住一號樓,并要求同時打開了毛澤東曾用過的書房和臥室……在韶山賓館工作了一輩子的馬寶榮記憶中只有一個人……原來他就是深受毛澤東重用的陳伯達呀。4

睡夢中電話惊響,馬寶榮摘下听筒,突然听到“一號樓出事,快來人”。說話的人一口京腔,毫無疑問是陳伯達的隨行人員。是陳伯達發生什么事了嗎?馬寶榮一顆心七上八下……三步并作兩步赶到了一號樓。一號樓兩間臥室、一間書房房門大開,兩個隨行人員都焦急万分地站在衛生間門前,一個使勁地扭鎖,一個無可奈何地望著馬寶榮聳了聳肩。原來是一號樓衛生間的門鎖發生故障……把中央首長陳伯達鎖了進去,出不來了。馬寶榮一面示意北京客人請陳伯達安靜,一面電話調動賓館的專業鉗工急速赶來。几分鐘后,當周師傅來到,一听說此事,在衛生間外抿住笑告訴陳伯達:“鎖不常用,你扣得太死,只好委屈稍等片刻,我在外面把鎖下下來。”陳伯達在衛生間里哭笑不得,只好耐心等待……5

此段描寫令人啼笑皆非,但卻可以從中看到中共對國家資產和人民血汗浪費之一斑。

書中還提到劉少奇遺孀王光美在訪問韶山時,提及了毛澤東的一句名言:“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所說的“我們”當然是指中共,尤其是中共高級干部。由此筆者聯想到:幼稚可笑的“我們”卻要堅持永遠領導真正英雄的人民,這真是十分幼稚可笑!這种幼稚可笑還要堅持到哪一天呢?不能不承認,毛澤東的許多論斷都是至理名言,但可惜的是毛總是嘴上說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因此,他的至理名言大都成為愚弄人民的謊言。

一本刻意為毛澤東和共產党歌功頌德的書,卻揭了毛的瘡疤,戳穿了有關毛澤東的謊言,這恐怕是作者意想不到的吧!

1. 馬社香、夷學苗:《韶山之秘》,香港:香港商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45-146頁
2. 同上,147頁
3. 同上,159頁
4. 同上,129-130頁
5. 同上,139-140頁(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今鐘:韓戰回憶錄(3)埋伏三支虎與保衛大公雞
明星週刊:改革還是革命—SARS如何改變中國
六四塗汙天安門毛澤東像的喻東嶽申請保外就醫
中國農村醫療體系令人擔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