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維吾爾族餐飲

標籤:

  【大紀元訊】維吾爾族人喜歡吃烤包子、烤全羊、烤羊肉串、抓飯(用大米、羊肉、清油和胡蘿蔔等做成)、饢(特製火坑中烤出的麵餅)、拉麵等。飲料一般喝茯茶,也有喝磚茶的。茶水中加入牛、羊奶煮成奶茶喝。

  抓飯
  原料為大米、羊肉、蔥頭、胡蘿蔔和植物油。先將羊肉放入鍋用清油炒,稍後放入蔥頭、胡蘿蔔絲,加鹽、孜然等佐料後一起炒,加適量水,再將洗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用文火燜熟。

  烤羊肉串
  最常見的一種製作方法是,將上好鮮羊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拌以蔥頭末、黑胡椒,醃製約半小時,穿於鐵扦(或木簽)上,在特製的烤爐上烤,並上下翻動。快熟時,再往羊肉串上撒以適量的孜然粉、精鹽和辣椒粉。其味鹹辣、孜然香味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烤羊肉串時忌用明火。一般以優質無煙煤(或木炭)做燃料,烤肉時,點燃炭火,稍後待煙盡火旺時,再將羊肉串架在烤爐的槽上烘烤。

  烤全羊
  其製作方法是,選用肥羊,宰殺後剝皮,去其內臟及蹄,用一根釘有大鐵釘的特製木棍貫穿羊身,並將羊脖子卡在鐵釘上,然後用麵粉、雞蛋、精鹽、薑黃、胡椒粉、孜然粉等配料調製成的汁均勻塗遍羊身,放入專用的囊坑中,蓋口燜烤約1小時左右即熟,全羊呈黃色。

  薄皮包子
  將羊肉、羊尾油切成丁,配以蔥頭末、孜然粉、精鹽、胡椒粉等佐料調製成餡,包入擀得很薄的死面皮,上籠蒸熟,晶瑩透亮,常與抓飯一起食用。

  饢

  饢是維吾爾族餐桌上的必備食品,其種類達50多種。呈圓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同時根據不同口味配之以芝麻、蔥頭、雞蛋、植物油、黃油、牛奶、鹽、冰糖等原料,有發麵和死面兩類。烤饢的爐具用粘土做成模子,呈罐形。有的是用小號水缸打掉底部,倒過來, 四周用磚壘齊。烤饢時,先點燃木柴或煤,待煙出盡,坑內到達一定溫度時,往坑壁灑少量鹽水,將生饢貼於坑壁加蓋封口,片刻即熟。

  「艾克曼」饢
  中間薄邊厚,中間有許多花紋,直徑30釐米左右,大的可達50釐米,為饢中之最。

  「托喀其」饢
  直徑約5釐米,厚約1釐米,面中和有牛奶、清油或羊油、酥油,吃起來脆酥可口,為饢中最小者。

  「格爾黛」饢
   亦稱「窩窩饢」,厚約5釐米,表面光滑晶亮,外脆內酥。

  「西克曼」饢
   將冰糖水均勻地塗在饢的表面,烤熟後結有透亮的冰糖晶體,甘甜酥脆。

  「果西」饢和「果西格爾黛」饢
  意為肉饢和「肉窩窩饢」。其製作方法是,將鮮肥羊肉切成丁,佐料以蔥頭末、精鹽等,摻進發麵和勻,烤制而成。

  「喀克瑪」饢
  死面,和油。一層面塗一層油擰在一起, 擀薄後烤成,具有香、脆、酥等特點,久放不變質。

  拉麵
  亦稱拉條子。用麵粉和面,拉製成圓條狀,並由此而得名。做拉麵要掌握好和面和拉技兩個環節。和面時要放適量的鹽水,對用鹽量的把握直接影響到拉麵的質量,所以要恰到好處。技術成熟的廚師一次一把子可以拉幾公斤面。拉麵常用的配菜是過油肉、青椒炒羊肉、圓白菜炒羊肉和芹菜炒肉等。

  炒麵
  炒麵的製作方法是將和好的面揪成約兩釐米見方的面片下鍋過水,或把過水的拉麵切成3—4釐米的小段,和羊肉、蔥頭、西紅柿、青椒等爆炒,其風味與拉麵又迥然不同。

  烤包子
  將半肥的羊肉切成丁狀,配以蔥頭末、孜然粉、胡椒粉等調製成餡,用擀成很薄的死面皮包好烤制而成,烤熟後其色澤黃亮,肉嫩味鮮。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食展登場 「十二生肖宴」人氣旺
動研會籲取消神豬祭典
中國民俗風情﹕昭覺香火
靈活手指克服小手掌許恕藍拉出人生美麗旋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