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的源由

陳俊哲  細說中醫網站站長

人氣 21
標籤:

問:台灣民間習俗除了在「冬至」這個節氣裡吃湯圓之外,一般還有所謂冬令進補這樣的活動。請問陳醫師「冬令進補」用中醫的觀點來看,是否有足夠的理論基礎,來解釋這一個民間習俗活動的正確性?

答:我們這裡有這個習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要在冬至之前,準備麵線、全雞、豬肉、羊肉、米酒,為媽媽進補,麵線與米酒還要用紅紙貼著,這個稱之為<補冬>。聽說可以讓媽媽長壽的。

孫思邈:「冬服藥酒二、三劑,立春即止,此法終身常爾,則百病不生。」

因為中醫的天人合一理論,秋收冬藏,只有在冬天的時候,填補肝腎的效率最好。「冬至之時是一陽生,夏至之時一陰生。」為什麼這樣?是因為人體隨時處於陰陽不斷變動的狀態。夏至是最熱的時候,陽氣最旺,可是隱藏潛伏的陰氣,卻是從今天開始,冬至也如此。如易經所說,福禍相依,否極泰來。這也是中醫所說陰陽互根,與太極的陰生陽長,都是相通的。

所以冬至只是一個起跑的訊號,可以開始補了。趁著暗自內動的生發陽氣,乘勢而起才能事半功倍。

私房補方—加味八珍湯

《當歸三錢、川穹二錢、白芍四錢、熟地二錢、白皮耆三錢、黨參五錢、茯苓五錢、枸杞五錢、黑棗五錢、白蓮子三錢、桂枝三錢布包、老桂節二錢、淮山五錢。》

腰酸痛者:加杜仲二錢、川斷二錢

我認為自己去中藥店抓藥來燉比較好,上面所述是我所常用的補方,這方子是我去南投問一位老中醫得來的,又香又很好吃,讀者自己抓的話,不會被藥房為了賺錢亂加一些有的沒有的高價藥,不但有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我認為依地區不同,這帖藥方約在五十元到七十元之間,應該不超過一百元。

由於飼料雞採取密集飼養,所以都使用高劑量的抗生素和類固醇,短時間內就上市,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覺得選用放山雞最恰當,在山裡面奔跑,做一隻快樂的雞,這樣子的肉才有營養,可以有最好的轉化。

中藥材先浸水中一小時,讓藥材吸水,吸得飽飽的,這樣才容易把成份熬出來。

我認為稻香酒或是米酒頭比紅標米酒好,因為這兩種是純米釀造的,對酒耐受性好的,可以適量後加,耐受性不好的,可以與藥材一起浸泡。

將浸泡好的藥材與放山雞一起燉煮,燉煮容器以砂砵最好,慢火燉幾個小時,這樣才能把所有精華都燉出來。

中醫觀點看進補

西醫老是說中國人腎虧文化,喜歡進補,我們喜歡笑西醫,老是讓病人死在手術檯上,完美的手術,卻沒有足以支撐手術的身體。我們也喜歡笑外國女人,結婚生子之後老得快,就是因為沒有坐月子。冬令進補的觀念,在唐朝就有文字記載,應該是從遠古遺留下來的獨特民族經驗,我們為什麼要忽視呢?

雖然我們現在都有營養過剩的危機,大家都在減肥,其實肥胖是不當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不是營養過剩,而是營養不當所造成的體質衰敗,營養精華無法正確進入體內轉化成我們內在的一部份,只是堆積的體表。

冬令進補是一個好機會,只有在這段時間養生,才有足夠能量,在春天生氣勃勃的展開活力,相同的進補觀念也是一種養生認知,就是退縮的態度,例如有一年的暖冬,天氣暖暖的,小孩子沒有因寒冷的天氣而減少活動,這樣過度的使用身體,結果春天一到,小孩常見的疾病,就容易出現了,這就是在冬天過度消耗了。──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龍年趣談 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生肖變蝸牛
鹽水蜂炮名列全球10大慶典 起源竟跟瘟疫有關
恆春古城中元搶孤 「雨」神同行
端午節不立蛋 屏東佳冬立大西瓜祈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