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當成搖錢樹 中國古文物受摧殘

人氣 62
標籤:

【大紀元6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真綜合報導)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地大物博。截至2003年,中國被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達29項,居世界第三位,而且這股申報「世界遺產」熱在中國繼續升溫。然而在「世界遺產名錄」的桂冠下帶來的龐大遊客及不當的過度發開,對中國的文明遺跡保護及承傳正是一大威脅,不禁令專家學者疾呼各界重視文物的正確修繕及保護。

據中國媒體報導,申報世界遺產在中國已成熱潮,據悉,目前正在準備提出申報的項目就有上百個,是五年前的三倍。安徽古村落的申報成功引來上百個村鎮群起效之,雲南每年投入數百萬元開展申報工作,陜西矢志成為西部遺產大省。

申報世界遺產除對中華文明的追思與驕傲外,不可否認的,登上「世界遺產名錄」之後,所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被普遍看作申遺背後最大的驅動力。一旦申遺成功,這些獨一無二、價值非凡的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越發地被全世界矚目,無論它地處鬧市還是深山老林,都擋不住人們對它的嚮往和熱情。

鮮為人知的平遙古城1997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身價陡增,變成新興旅遊目的地。門票收入從申報前的18萬元猛增到500萬元,當年旅遊綜合收入高達4800萬元。同年被列入名錄的雲南麗江2000年旅遊綜合收入達13.44億元,現在的麗江每逢旅遊旺季,機位常常一票難求。安徽黃山,更是由每年數百萬元增至2億元。

巨大的旅遊、經濟和國際聲望潛價值,使不少地方不惜一擲千金、蜂擁而上加入申遺之旅,卻忘了《世界遺產名錄》原本應有的意義和內涵了。《世界遺產公約》其宗旨就是保護那些具有普遍價值的自然遺產及文化遺產,使其在不斷變化著的世界裏免受損害。不過現今經濟追求的重要性早已超過了「保護」了。

從1978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公佈第一批世界遺產至今,已有754項世界遺產榜上有名。但他們面臨的威脅卻有增無減,這種威脅,除了自然環境的變化、時間本身的磨礪外,最主要的恰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其中大規模的經濟開發和過度旅遊,正是直接的破壞因素。

隨著前來中國旅遊的海內外遊客人數年年增多,每一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幾乎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摧殘。據專家指出,敦煌石窟那些經歷千年風塵而倖存下來既珍貴又脆弱的壁畫,每年30多萬的旅遊者,帶來大量門票收入的同時,也不斷地摧毀著這座沙漠中的東方藝術寶藏。故宮地面的「金磚」,因每天川流不息的遊客的踩踏,一片片碎裂。

當前大陸的文物保護遭遇的困境主要在於「急功近利」的心態普遍存在。改革開放至今,許多中國傳統文化與自然資產,被視為「搖錢樹」,古物遭到盜取濫採,無知的商家為了創造商機,在古跡明勝大肆建設,諸名住宿餐飲區,旅遊設施、療養設施,把本來的人文景觀弄得不倫不類。

邊陲古城麗江,納西民居的原生態已越來越被中西合璧的「雜交」旅遊文化所取代。張家界景區,因過多的建築和遊人,導致自然環境和植被的破壞,結果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除名警告,當地有關部門花了一億多人民幣才把這些建築悉數拆毀。然而當地倚山而建的所謂「景觀天梯」仍然運行,遠遠望去像是侵入自然山林的外星怪物,讓許多文物保護人士搖頭。

有專家認為,許多破壞或潛在可能破壞文化遺產的情況往往都是一些領導人長官的意志所造成,因此不但要讓一般人明白箇中道理,更重要的是要使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明白:遺產只能保護、不能再生。

當各界把焦點集中在今年「申遺」是否成功之際,更令人關心的是中國的文化自然遺跡如何落實保護問題。據法新社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祕書長布克納吉就世界遺產舉行28屆年會時說,目前最重要的是非常、非常大的都市開發案,有許多是在未適當尊重歷史遺址的情況下進行。並且警告,開發是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的最大威脅,它的毀滅性甚至超過戰爭與天然災害的力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今年將申報三項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棍法最早著述 明代少林棍譜將拍賣
中國第一個世界遺產公園在麗江開園
南韓否認將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遺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