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世界遺產」開發過度 五地恐遭除名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正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届世遺大會,刻正評估121處世界遺産的保護狀况,重新確定《瀕危世界遺産名錄》。中國有5處世界遺産在評估名單內,與秘魯、西班牙同爲受評估遺産數量最多的國家。

近幾年,中國的經濟開發與文物保護矛盾愈來愈大。都江堰上游攔河築壩、張家界興建旅游電梯,就連虎跳峽這樣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因就要上馬的水電站將不知可否繼續存在……

據「新京報」報導,大陸將受評估的五處世界遺產項目為:雲南境內的「三江併流區」、武當山、蘇州園林、布達拉宮、明清皇宮等五個項目。其中,「三江併流區」去年才名列世界自然遺產,當年即受到重新評估,今年已是第二次。

1997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蘇州園林,因為蘇州博物館新館方案,要建在太平天國忠王府(原拙政園西花園)的地盤之上,原太平天國忠王府部分古建築要被拆掉,因此引起爭議。布達拉宮是1994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連續兩届世遺大會都受到評估,今年是第三次,並要求中國要繼續减輕當地發展壓力,對遺産價值造成的衝擊。明清皇宮1987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去年、今年連續兩年受到評估。

2003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的三江併流,世遺中心認爲當地對旅游開發過熱,怒江上將建13座大型水電站,其中1座正在保護區內,另外12座雖不在保護區內,也距離不遠。三江併流是中國生物物種的發源地,東南亞惟一一條大型“自由流動河流”,集中了6000種植物種類和超過全中國一半的動物物種,若在江上大量建造水壩,不僅會影響物種生存,還將對該處自然遺産的原生態造成破壞。

世界遺産已經取消了“終身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啓動了《瀕危世界遺産名錄》的“黑名單”,如果連續上榜一段時間就可能被取消“世界遺産”稱號。

世界遺産可以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但如何保護地緣周圍的生態環境,避免殺雞取卵的人為破壞,是值得關心的重要話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南投吹焚風 百萬斤荔枝被烤黑
【專欄】對台商許文龍說「不」是踐踏規則
中國銷美襪子面臨美國配額限制
澳洲將實行侵犯兒童者全國登記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