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片當鮑片 香港參茸海味假貨增加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香港報導) 現在離中國農曆新年越來越近了,正是香港人準備買海味幹貨過年的時候。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表示,2004年收到有關參茸海味的投訴,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因此提醒市民在購買年貨的時候要小心分辨真假,以免上當。

以維護和促進消費者權益為宗旨的政府咨詢機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日前表示,他們在2004年收到300多宗有關參茸海味的投訴個案,比上一年的159宗急劇增加了一倍。其中三分之一的投訴案與衛生署回收兩種含有超標農藥的人參粉產品有關,其餘的則涉及不良銷售手法、懷疑假貨以及貨品質量等問題。

*不良商家以螺片充當鮑片*

消費者委員會接到的投訴,主要是不良商家以螺片充當鮑片來出售,以魚膠粉制成的仿魚翅充當真魚翅,用中國的冬菇冒充價格高很多的日本花菇等。

消費者委員會並沒有解釋投訴個案增加的原因。一些香港市民認為,2004年投訴個案增加與香港的經濟復甦有很大的關係。一位買花菇時曾經上過當的家庭主婦李宏鄉說:“因為2004年的經濟比2003年的經濟好很多,一好很多,消費者就比較捨得出去買這個東西,比較貴一點的。但是貴價一點的東西,它的利潤不是很高嗎?所以跟劣價的東西比較起來,利潤就很高了,因為你拿便宜的當貴的去賣。”

盡管出現了假冒偽劣產品的現像,但是李宏鄉對消費者委員會的工作還是感到滿意:“他們每一段時間就抽查一些東西,然後就在電視上播出來給我們市民知道。我們知道以後就會小心一點。”

李宏鄉說,一些商賈的不良行為在媒體曝光之後,也會收斂,因此媒體的監督還是很有作用的。另外,為了避免上當受騙,她一般還是去比較相熟的店或是信譽好的店去買東西。

*香港大陸誠信不同*

這位曾經在中國大陸生活過的緬甸華僑認為,同是華人社會的香港和大陸,在誠信方面有很大的區別,主要在於監管制度是否完備:“我以前反而不相信香港的東西,相信大陸的東西,因為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我覺得金錢利益很重要嘛。後來我來了這裡以後,就發現是香港好,因為它有一個完整的制度,在監管一些東西。”

李宏鄉說,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大陸,人們非常的純樸,窮得很有志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很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利益心也重了,人人都想富的心理導致很多人不擇手段去謀利。

另一方面,隨著人們越來越注意飲食健康,在香港,素肉產品不僅是宗教信徒用來代替肉類的食品,而且也成為注意健康的人的新口味。但是消費者委員會在對市面上的18個素肉產品進行測試之後,發現其中14種產品含有至少一種動物基因。這一抽查結果使一些市民感到驚訝。消費者委員會建議製造商在產品上列明產品內是否含有肉類提煉出來的調味料或配料,以免打破佛教素食者的齋戒。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州假雞骨草有毒 售價便宜六成
拒賣仿冒標章今起張貼上路
共產政權是中華民族道德淪喪的根源
鎮館寶是膺品 以色列博物館糗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