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別忙退燒 胡亂退燒有礙治療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九日電)嬰幼兒發高燒常令許多家長手足無錯,但小兒科醫學會今天指出,除非發燒到三十九到四十一度,出現抽筋、意識不清或先天體弱,才需要積極退燒,否則一般的發燒只要妥善照料即可,睡冰枕、擦酒精等錯誤退燒方式,反而有礙病情。

衛生署今天透過記者會宣導兒童發燒的正確處置, 台灣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富源指出,半夜掛急診的兒 科病患,有八成是因為發燒,其實家長若能釐清發燒的迷思,大可等到白天再帶病童去看病。

黃富源指出,小兒發燒到三十九到四十一度,或出 現抽筋、意識不清、沒有活力,大一點的孩子會喊頭痛 、嘔吐等現象,即可能是腦部的症狀,此時應積極就醫退燒,避免產生後遺症。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也指出,患有先天 糖尿病、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與先天代 謝異常的兒童,可能無法承受發燒時身體能量大量消耗 ,甚至可能產生熱痙攣,應積極退燒。

在其他情況的發燒不需要急著退燒,黃富源說,最 典型的是孩子長玫瑰疹,即使燒到三十九度,依然活蹦 亂跳,只要適度補充水份即可,可是家長看到孩子小臉 紅通紅,著急得要退燒,其實大可不必。

李秉穎說,過去曾看到家長去藥房配退燒藥,結果 孩子服用含阿斯匹靈產生雷氏症候群,留下腦性麻痺的後遺症;如果要給小朋友吃退燒藥,最好是乙醯胺酚類的藥物比較安全。

李秉穎並說,一般發燒情況下,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手腳發冷,可給予適度保暖,若是全身發紅流汗,則需要換成較薄的衣物被褥,如果一味給予睡冰枕、擦酒精、吹電風扇散熱,或是包得密不透風,如同雪上加霜、火上添油,對病情沒有幫助。

相關新聞
花蓮輪狀病毒活躍  全家傳染就診病例多
地球在發燒! 全球高溫百年罕見
嬰幼兒反覆感染 須提防嗜中性白血球過低症
上戶彩抱病彩排 w-inds.秀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