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健康小百科:冬季癢

標籤:

【大紀元3月16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健康小百科:冬季癢。

⊙顏嘉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

冷氣團來襲一波接一波,許多民眾紛紛躲在室內避寒,然而各大醫院皮膚科門診的冬季癢病患人數卻呈直線上升。

冬季癢又叫冬季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冬天皮膚因氣溫和溼度降低而減少皮脂及汗水分泌,造成表皮含水度大大降低,引起皮膚乾燥、龜裂甚至脫皮、發炎的情形。

這類問題最常見於中老年人的小腿前側、腰際以及前臂外側等部位,這是因為皮脂腺和汗腺的生理活性會隨年紀增加而逐漸減少,而皮脂分泌在上述幾個部位又是全身最少之故。

此外,需經常往返寒帶及溫帶國家出差、旅遊的人,以及嚴重痤瘡接受口服維他命A酸或抗雄性激素療法的患者,也是冬季濕疹的好發族群。

而冬季癢的患者在照顧上,需特別謹記「溫和清潔,加強保濕」的概念,洗澡時勿用過熱的水,水溫以40度左右為宜,泡澡時間也不可過長,這是因為高水溫雖能達到暫時止癢的效果,但是因為皮脂流失,將使症狀更加惡化。

此外,患部也宜避免塗抹太多沐浴乳或香皂,只需以清水稍加沖洗,或另選購溫和不刺激的沐浴用品,以免因去油性太強而使皮膚更加乾燥。

最後,在沐浴或泡澡後,最好適當補充一些保濕乳液或乳霜,以達到滋潤保濕的效果。若患部已有發炎或因搔抓破皮造成感染,則應立即就醫以免病情進一步擴大。

相關新聞
保暖沒做好 凍瘡爬上身
河南一九旬老翁頭上長角 醫生無解
危機穿皮草抱小孩 男童過敏臉潰爛
怪事一椿 九旬老翁頭上長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