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拖待變 不是好主意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珮華╱特稿)上新聯晴昨宣佈任命新總經理之後,從母公司聲寶(1604 )亟欲脫手的燙手山芋,搖身一變,成為經營者口中潛力可期的金母雞,何以有這麼大的轉變?說穿了,台灣業者都在期待資訊通路的巨變來臨,上新聯晴總經理劉明瑞委婉地指出,只要關鍵競爭對手財務一有變化,這個市場就會恢復既有秩序。

自燦坤3C(2430 )與全國電子捉對廝殺起,影響所及,其餘家電3C通路都被歸類為第3品牌,不僅要比商品價格,還要比零利率分期付款期數、售後服務、保固期長短等,上新聯晴一方面受限於母公司聲寶背景,一方面大量採購較難,已虧損多年,也侵蝕母公司獲利。

聲寶去年虧損新台幣8億元,董事長陳盛泉宣示要處分非本業轉投資,連年虧損的上新聯晴尤其在積極處分之列,陳盛泉甚至說出重話,表示若無人願意接手上新聯晴,不排除直接解散公司,但陳盛泉言猶在耳,他的胞兄聲寶公司總裁陳盛沺卻出面為上新聯晴說話,表示上新聯晴品牌價值不止於此,若無法為其找到好買主,不如繼續投資經營。

台灣家電3C業界普遍認為,該產業若持續殺價惡性競爭,則會在2到3年內出現巨大的變化,如重量級競爭對手退出市場,只要在這段期間能夠打平損益,保持「小而美」的經營,屆時必能在競爭者退出後的市場分得一杯羹,惡性競爭結束後,要達成獲利也就沒這麼困難了。

不過,重量級競爭對手是這麼容易逼退的嗎?儘管業界對彼此通路的財務狀況耳語不斷,從供應商縮減進貨額度、大幅縮減店數、財務吃緊,甚至作假帳等傳言繪聲繪影,但家電通路收現金,卻只要30至60天後付款的優勢,要在一夕之間垮台也不是這麼容易。

此外,部分3C通路具有製造優勢,以製造補通路虧損也夠撐個好幾年,如果業界不思改進成本結構,只想等對手垮台,恐怕不是個好主意。

相關新聞
新聞幕後╱一件送修品 扯出一樁大竊案
太危險?台便利商店兌換外幣上限,是代收卡費的15倍
電子保單E路撿便宜
Cebit發酵 IC通路營收看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