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牙周病 心臟病糖尿病早產風險上升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9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日電)放著牙周病不管,當心全身病,國內外口腔牙醫師今天說,罹患牙周病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中風、心絞痛、糖尿病和早產風險明顯上升,父母罹患牙周病,小孩的牙齒也不會太好, 每天正確刷牙及定期檢查牙齒,八成的牙醫會失業。

在「由牙周病觀點探討全身健康」的國際牙科醫學研討會上,耶魯大學醫學院臨床外科學副教授法契歐(Robert C.Fazio)綜合近十年的相關研究指出,牙周病的長期發炎狀態,不僅造成口氣不佳、牙縫變大、牙齒敏感、動搖、鬆脫,引起的發炎免疫反應,更會提高全身疾病的風險。

法契歐指出,牙周病致病細菌的毒素經由血管送往全身,附著在心內膜壁上,會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發炎蛋白也會促使血管內壁粥狀硬化,發生致命性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的一到二倍;同理,這些發炎物質也對腦血管及腎臟功能有不良影響。

他說,相關研究顯示,孕婦罹患牙周病時,一來是某些牙菌會經血管穿透胎盤,一來是發炎反應引起前列腺素分泌促成子宮收縮,結果發生早產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孕婦的二點八三到七點五倍。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兼口腔衛生學系主任簡華宏說,糖尿病患者因為高血糖改變了血管結構及通透性,容易罹患牙周病,而牙周病的細菌感染會使得胰島素阻抗性提高,糖尿病的病情更加惡化。

法契歐指出,某些高毒素的牙菌會透過深吻、共用餐具等途徑,傳染給別人,臨床上發現這類的牙周病人,必須連同親密接觸的家人一起治療;孩童的牙齒狀況,是全家口腔衛生的鏡子,父母愈是注意口腔保健,孩童就會是一口好牙。

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九成病患有輕重程度的牙周病,根據一項國人刷牙行為的調查,超過九成的受訪經常或偶而感到牙齦不舒服,但每三到六個月同期牙齒檢查的比例卻不到一成。台灣的專家認為,如果沒有使用牙刷、牙間刷、牙線確實去除牙齒與牙肉間的牙斑菌,無法有效預防牙周病。

相關新聞
自我察覺牙周病
【一簞食】小豆蔻煨雞
【一簞食】杏仁魚排
變換口味 這些食材讓煎蛋有了全新的風味與層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