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權評等不變 未因政治紛擾影響償債能力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十三日電)惠譽信評今天確定維持台灣主權評等A+不變,與韓國相當。專家認為,財政狀況、償債能力,是主權評等過程中重要考量因素,雖然國務機要費案引發國內政治紛擾,但尚未影響台灣償債能力,除非政治紛擾或兩岸關係緊張進一步波及經濟、財政、投資信心,才可能影響到台灣主權評等。

國家主權評等主要反映一個國家的外債、投資和政府財政等現況,償債能力通常是主權評等過程中重要考量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政治不安、兩岸關係等,如果政治紛擾進一步影響財政狀況、投資支出、經濟等,評等可能就會因此調降。

主權評等有外國和本國貨幣評等,惠譽評等給予台灣主權評等就有長期外幣與本國貨幣評等兩種,分別為A+及AA。外國貨幣評在評等過程中,將匯率風險考量進去,即一個國家償換成外幣後的償債能力。

繼惠譽信評等確認台灣主權評等後,標準普爾和穆迪評等也將陸續檢討回顧台灣的主權評等,標普主權評等的團隊下週也將來台評估。

標準普爾台灣的主權評等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評等均為AA-,評等展望在西元2004年11月底從「穩定」調整為「負向」。穆迪評等給的台灣主權評外幣和本國貨幣均為AA3,相當於標普和惠譽評級中的AA-,評等展望穩定。

三家主要評等公司中,惠譽評等的外國貨幣評等最低,但本國貨幣評等AA則比較高。

標準普爾當初調降台灣主權評等展望至負向,主要是考量台灣政府的財政改革措施,不足抑制政府一般負債淨額的上升,同時也考量兩岸關係趨於緊張的可能性,因為兩岸關係趨緊張將可能削弱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進一步造成台灣政府財政狀況轉弱,或經濟增長出現實質放緩。

標準普爾目前正將回顧台灣主權評等,台灣主權評等的負向展望是否有機會調回穩定?或是進一步調降評等?標準普爾亞洲主權、公共產業與金融業務評級主管周彬接受媒體訪問時僅表示,台灣的政治不會有太好的表現,政策也不會更加惡化。

由於主權評等主要評估的是一個國家償債能力,政治紛擾不斷,如果進一步影響到經濟發展和財政狀況,國家主權評等就會受到波及,前年底標普調降評等展望至負向,就是認為兩岸關係影響到投資者信心。

惠譽亞洲主權評等部門協理Vincent Ho就指出,台灣主權評等有能夠調升,就必須要有更好的財政環境,如果財政赤字有進一步改善,才可望調升評等。

至於國務機要費引發的各項政治糾紛,例如外界請總統陳水扁考慮去留問題,罷免案等,Vincent Ho表示,台灣主權評等不會因部分的政治議題而考慮調整。

由此顯見,財政狀況、償債能力,是主權評等過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而政治紛擾或是兩岸關係緊張,則必須觀察是否進一步對經濟、投資有不良威脅。

相關新聞
蘇進強訪美:不接受無條件開放三通
台查斷交 行政院:兩岸政策目標沒有改變
第二屆台灣主權紀念活動今在東京舉行
標普:亞太區政府主權評等展望看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