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新農村的五大問題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採訪報導)有中國學者在海外發表文章,就中共政權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提出五大存在的問題,並對在現行制度下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疑問。

總部在美國的中國信息中心的觀察網站,發表了鞏勝利的文章,題為「中國新農村五大悖論」,質疑中共政權最近所採取的一系列支持農業的措施,是否能夠達到建設新農村的目標。

文章所提出的五大問題,包括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農民戶口、農村建設投資資金來源、鄉鎮政府的財政赤字,以及鄉鎮政府制度等。文章表示,過去中共中央政府發出過八個一號文件,都是針對中國的三農問題的,中共政權現在再次強調重視農村建設,是否會和以往一樣,最後根本無法落實執行?

長期關注中國三農問題,加拿大的杜智富認為,上述五大問題中,以鄉鎮政府制度以及相關的財政制度問題最大。

杜智富:「中國現在的政治體制從中央到村這整個系列,是四到五個級的一個層次的政府組織,所以上令怎麼下達本身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要向農民提供跟城市市民一樣的社會福利的話,這些錢哪裡來?

就是說所有其它正常的國家的話,它一般的財政稅收的比例對比是地方佔70%,中央佔30%。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我們中央是拿70%的,而地方拿30%,這不是一個配套作法。」

在鞏勝利的文章中,土地所有權被列在首位。文章認為,無論是農村或者城市,民眾最大財富都和土地有關,在城市是房地產,在農村則是耕地。美國紐約三一學院經濟學教授文貫中表示,由於中國農民耕種的土地不屬於農民所有,所以土地的增值部分,農民無法分享。他認為,中國農村要想有真正的改變,必須使中國大部分農民離開土地,變成城鎮居民。

文貫中:「現在一個主要的問題是說,土地升值其中的一部份就是市場增值的那一部份,大部分應該給農民,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的話,農民不是現在收到幾百塊或者幾千塊,他可能會收到幾十萬塊,那麼他拿了這幾十萬塊人民幣,他就可以很自然的湧入到城市裡面去了。」

不過杜智富認為,中國土地所有權改革十分複雜,並非簡單的土地私有化就能達到目標。他認為,中國城鄉二元的戶口制度,才是限制農民成為城鎮居民的最重要原因。

杜智富:「一個國家怎麼能夠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是完全沒有公民權力的,那這個國家是不健康的。為什麼農民的教育水平那麼低?他沒有養老金的保護也沒有醫療保護,這個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

鞏勝利的文章透露,中國二千八百六十個縣,縣以下的縣鄉村政府財政赤字龐大,債務規模達到五千多億人民幣,平均每個縣有超過2.55億人民幣的債務。文章質疑說,如何填補中國農村政府部門這些天文數字的債務,如何向農村增加投資,使農村擁有小康的基本公共設施,如何建立中國農村基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中共政權都並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俄缺席和平峰會 賀錦麗宣布援烏15億美元
貴州高官稱低收入人口已動態清零 引嘲諷
餃子裡有針頭 浙江5歲童吃後狂哭不止 引熱議
黑龍江轎車與貨車相撞釀5死 傳死者多是學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