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京城:「北方的水鄉」什剎海

作者: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這是清代李靜山讚譽北京什剎海夏季風情的一首詩。帝都北京曾是北方難得的水城,昆明湖、北海等都是美麗的水景,但這些地方在歷史上都屬於帝王所有,只有位於北京城西北隅的什剎海是一塊屬於平民的水景,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什剎海開鑿於元代,因為蒙古人把有水的地方叫作海,加之周圍寺廟林立,故名「什剎海」。在元代,什剎海是繁忙的水運碼頭,江南的物產,經京杭大運河運到京城,終點就是什剎海。當年碼頭上,來往船隻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熱鬧繁華。明代擴建京城,水運碼頭改在了九城之外,什剎海水運碼頭的地位也從此衰落,但其悠久的歷史卻一直為後人稱道。

什剎海因水而秀美,共有三片水域,銀錠橋以東為前海,銀錠橋以西為後海,德勝橋以西為西海(積水潭),為一條自西北斜向東南的狹長水面。三湖一水相通,水域寬闊,周圍王府環繞,園林密佈。銀錠橋是位於後海與前海之間,煙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而得名。站立橋頭可飽覽西山秀色,故有燕京小八景「銀錠觀山」之美稱。

什剎海風景十分秀麗,春天兩岸垂柳依依、隨風曼舞,碧綠的湖水緩緩流動;夏天,湖中盛開著朵朵粉色的荷花,被碧綠的荷葉映襯著,湖面波光瀲灩、遊船點點;冬日的雪後,湖面一片白茫茫,四周既然無聲,彷彿置身另一個世界。

由於歷史的悠久,什剎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年,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受命治水,以解決運河北端終點問題。在經歷了兩次失敗之後,花甲之年的郭守敬並不放棄,再次動工,歷時一載,疏引白浮泉水入城,匯流積水潭,開鑿通惠河直達通州,使得京杭大運河南至杭州,北至西海(積水潭),既解決元大都水問題,又可使漕糧貨物運抵京都。

歷史上在什剎海曾建有30多座王府和寺廟,現存如恭王府花園、醇王府、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等10餘座。清代這裡是旗人的居住地,銀錠橋北岸的煙袋斜街是一條百年小巷,兩側的老房子散發著濃濃的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有著京城傳統生活習慣和寬容、平和的心態。

什剎海是京城中一處充滿老北京文化的地方,湖中碧水悠悠、岸上綠柳輕拂之間,灰磚黛瓦的古民居內以及人們在這裡提著鳥籠、布著棋局的悠閒之中,處處透出一種從容不迫且氣度不凡的韻味,讓人為之陶醉,去探尋什剎海的悠久歷史和濃郁文化。@*(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西雙版納的森林中,依山傍水的壩子邊,坐落著一個個傣族村寨,高大的椰子樹、芒果樹、棕櫚樹,還有香蕉林、灌木叢,以及那些挺拔的竹林,一幢幢造型古樸別緻的傣家竹樓,若隱若現在綠海碧波中,飄浮在裊裊炊煙和潺潺流水的畫卷裡,好一幅優美的民族風情畫。
  • 京城的琉璃廠街是一條古老的文化街,位於和平門外,自清代起,這裡就有很多經營古玩字畫的店舖,所以被稱為京城的「雅游之所」。
  • 在中國傳統新年的習俗中,有除夕守歲一說,即「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後點起油燈,圍坐火爐旁閒聊,通宵守夜,等著新年到來。
  • 中國民間有很多過年的習俗,代代相傳,其中「壓歲錢」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大年初一時,孩子會給長輩拜年磕頭,這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孩子;或者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長輩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黃曆新年
  •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因伴隨著在過年時張掛,故稱「年畫」。
  • 廟會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而北京的廟會尤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並且歷史悠久,相傳起始於遼代,但未被證實。最早有記載的是元代白雲觀廟會,明清時期北京的廟會就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京城內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廟會,彙集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物和民間文藝,逛廟會也成為人們的一種民間文化生活,延續了千餘年。
  • 古人稱夜為「宵」,而正月即元月,故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這一天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自古以來,人們在元宵節之夜,點上萬盞彩燈,以示慶賀,同時也把元宵節作為黃曆新年的延續。
  •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這是清代描寫元宵節做湯圓、煮湯圓的兩句詩。湯圓又叫「元宵」,自古以來,每當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將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吃元宵,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 老北京管「阜城門」叫「平則門」,在阜城門內大街的妙應寺內,有一座形體碩大、通體潔白的「堵波」式塔,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俗稱「白塔」,而妙應寺又稱「白塔寺」。關於這座白塔,北京民間流傳著一個「魯班鋦白塔」的傳說。
  •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評論